<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儒身的詩詞(525首)

    501 《讀書燈》 宋·錢時

    讀書燈,明暳暳,溪堂硬度人親送似。
    歷落平生未見書,與汝間關幾半世。

    502 《和所盤自寬韻》 宋·丘葵

    憂患薰心兩鬢絲,倚欄瘦影卻斜暉。
    凄其十載不儒服,老矣一生猶布衣。
    未信此身長坎坷,細看造物實玄微。
    五更風雨自秋至,不見蚊蠅跋扈飛。

    503 《哭何甥》 宋·釋文珦

    秀穎出儒林,吾甥所得深。
    良材竟難用,造物果何心。
    身后遠遺育,生前惜寸陰。
    臨棺一悲咤,萬籟亦同音。

    50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自從達解本心光,陳見解者希相許。
    今蒙大士墜名香,妙明寂照揮倫楮。
    清風匝地意何窮,自這賢儒誰伴侶。
    自傷嗟,憑誰語,

    505 《少師丞相國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宋·舒岳祥

    宰輔平生望,儒酸貴日同。
    諸賢親盛德,末俗仰高風。
    疲乏悲歌鳳,時乖嘆臥龍。
    經輪茲日泯,憂愛與身終。

    506 《和俟其按察詠縣學古梅》 宋·舒岳祥

    前身自是傅巖梅,持斧江南得得來。
    一笑見花同臭味,百妖潛影入莓苔。
    只將冷淡全超俗,肯向繁濃浪古魁。
    愛惜耆儒如此樹,二天雨露好培栽。

    507 《寄舊友二首》 宋·宋伯仁

    微官寧得似窮儒,挽首逢迎氣不舒。
    便是伐薪能煮海,何如燒葉自觀書。
    半逢寒雨苕溪酒,一線西風震澤魚。
    但得此身無系束,江南有地著頑疏。

    508 《憶舊寄金陵憑壽之》 宋·宋無

    憶昔江東日,離居吒孟婁。
    儒家見君好,談度偶情親。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氣新。
    驪珠驚俗眼,瓊樹倚芳晨。

    509 《甲子歲七夕與伯業伯衍游龍井聰老出示次韻邊》 宋·蘇籀

    道隱祖風邈,訥齋重葺新。
    猊巘下獸魅,神泓躍鰭鱗。
    緇郎踵教律,梵夾畫金銀。
    幾岸風篁幘,屢鉤崖峭紳。

    510 《答楊霖用韻見贈》 宋·孫應時

    滄滄萬里無時盈,太山四維不可仆。
    蛙井跳梁徒自喜,蟻垤崔嵬欲何就。
    物情小大乃爾懸,人心是非當自究。
    榮名乍滿妻孥笑,權利偏供賓客僦。

    511 《呂尚書挽章》 宋·王洋

    古遠儒冠拙,時忙壯士尊。
    百年難保命,萬里未歸魂。
    身后塞翁馬,生前廷尉門。
    悲笳咽遺恨,行矣不須論。

    512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513 《留贈太平劉道士》 宋·王洋

    早歲希夷合道真,八年靜默已全神。
    收還赤子無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
    獨與老莊談妙理,不分儒釋是殊倫。
    有時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誤人。

    514 《晁升道將還盱江先以二詩見意》 宋·王洋

    濟世儒先道不貧,白袍古制搭烏巾。
    塵埃陌上無閑地,信是山林好著身。

    515 《寄李叔飛》 宋·王洋

    襟懷牽牽久沈淪,念子令人白發新。
    蘇季揣摩雖未試,陳平容貌不長貧。
    要須業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誤身。
    早達才名未為貴,王楊盧駱愧前人。

    516 《近聞直學馮子容以家產中丘乘之賦作詩戲之》 宋·王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關。
    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遺基十萬間。
    寧許富兒通市籍,只求賢士共歡顏。
    那知等級輸邦計,變許顏原見一班。

    517 《王九山挽詩》 宋·薛嵎

    俗論鄙迂儒,公胡獨受欺。
    焦桐方入調,夜鵲忽驚枝。
    心事將誰計,身名負已知。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為期。

    518 《此日不再得示同學》 宋·楊時

    此日不再得,頹波注扶桑。
    躚躚黃小群,毛發忽已蒼。
    愿言績學子,共惜此日光。
    術業貴及時,勉之在青陽。

    519 《挽司理奉議樓公》 宋·喻良能

    老爛為儒山澤臞,半生辛苦就名譽。
    三千白發身無事,一點青燈夜讀書。
    真率杯盤如洛會,崎嶇巖壑似陶廬。
    欲知老淚揮難盡,灑遍霜飆更濕裾。

    520 《和楊誠齋韻謝惠南海集詩三首》 宋·袁說友

    蕓閣登儒拜黼衣,鳳凰來泊鳳凰枝。
    待教黃閣調元去,暫對青藜下燭時。
    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幾題詩。
    十年前訪岷峨事,也作書郎慕左思。

    * 關于儒身的詩詞 描寫儒身的詩詞 帶有儒身的詩詞 包含儒身的古詩詞(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