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的詩詞(1793首)

    681 《贈云棲》 唐·張祜

    麈尾與筇枝,幾年離石壇。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682 《贈廬山》 唐·張祜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臺。
    樹黑云歸去,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683 《贈云棲》 唐·張祜

    麈尾與筇枝,幾年離石壇。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684 《贈廬山》 唐·張祜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臺。
    樹黑云歸去,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685 《題影堂》 唐·張祜

    寒葉墜清霜,空簾著燼香。
    生前既無事,何事更悲傷。

    686 《送往太原謁李司空》 唐·朱慶馀

    已共鄰房別,應無更住心。
    中時過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煙遠,城連塞雪深。
    禪馀得新句,堪對上公吟。

    687 《送游縉云》 唐·朱慶馀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緣。
    寺幽堪講律,月冷稱當禪。
    水落無風夜,猿吟欲雨天。
    尋師若有路,終作緩歸年。

    688 《送游溫州》 唐·朱慶馀

    夏滿隨所適,江湖非系緣。
    卷經離嶠寺,隔葦上秋船。
    水落無風夜,猿啼欲雨天。
    石門期獨往,謝守有遺篇。

    689 《送往臺岳》 唐·朱慶馀

    五城初罷講,海上憶閑行。
    觸雪麻衣靜,登山竹錫輕。
    天寒岳寺出,日晚島泉清。
    坐與幽期遇,何人識此情。

    690 《送》 唐·朱慶馀

    客行皆有為,師去是閑游。
    野望攜金策,禪棲寄石樓。
    山深松翠冷,潭靜菊花秋。
    幾處題青壁,袈裟濺瀑流。

    691 《贈成都》 唐·李章武

    南宗尚許通方便,何處心中更有經。
    好去苾芻云水畔,何山松柏不青青。

    寫景懷古

    692 金河戍客》 唐·雍陶

    慣獵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馬黑山西。
    戍遠旌幡少,年深帳幕低。
    酬恩須盡敵,休說夢中閨。

    693 《題院》 唐·李遠

    不用問湯休,何人免白頭。
    百年如過鳥,萬事盡浮漚。
    別緒長牽夢,情由亂種愁。
    卻嫌風景麗,窗外碧云秋。

    694 《贈潼關不下山》 唐·李遠

    與君同在苦空間,君得空門我愛閑。
    禁足已教修雁塔,終身不擬下雞山。
    窗中遙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
    香茗一甌從此別,轉蓬流水幾時還。

    695 《贈南岳》 唐·李遠

    曾住衡陽岳寺邊,門開江水與云連。
    數州城郭藏寒樹,一片風帆著遠天。
    猿嘯不離行道處,客來皆到臥床前。
    今朝惆悵紅塵里,惟憶閑陪盡日眠。

    696 《還俗老》 唐·杜牧

    雪發不長寸,秋寒力更微。
    獨尋一徑葉,猶挈衲殘衣。
    日暮千峰里,不知何處歸。

    697 《題禪院(一作醉后題院)》 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698 《贈終南蘭若》 唐·杜牧

    北闕南山是故鄉,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699 《寄東塔》 唐·杜牧

    初月微明漏白煙,碧松梢外掛青天。
    西風靜起傳深夜,應送愁吟入夜禪。

    700 《將赴京留贈院》 唐·杜牧

    九衢塵土遞追攀,馬跡軒車日暮間。
    玄發盡驚為客換,白頭曾見幾人閑。
    空悲浮世云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
    謝卻從前受恩地,歸來依止叩禪關。

    * 關于僧的詩詞 描寫僧的詩詞 帶有僧的詩詞 包含僧的古詩詞(1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