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的詩詞(1793首)

    721 《寄石橋》 唐·項斯

    逢師入山日,道在石橋邊。
    別后何人見,秋來幾處禪。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臺約,知無卻出緣。

    722 《送歸南岳》 唐·項斯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誰鳴磬,沙頭自曝衣。
    有家從小別,是寺即言歸。
    料得逢春住,當禪云滿扉。

    寫景寫山

    723 《寄坐夏》 唐·項斯

    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
    多因束帶熱,更憶剃頭涼。
    苔色侵經架,松陰到簟床。
    還應煉詩句,借臥石池傍。

    724 《日東病》 唐·項斯

    云水絕歸路,來時風送船。
    不言身后事,猶坐病中禪。
    深壁藏燈影,空窗出艾煙。
    已無鄉土信,起塔寺門前。

    725 《送》 唐·項斯

    靈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暫投宿,是山皆獨尋。
    有時過靜界,在處想空林。
    從小即行腳,出家來至今。

    春天釣魚愛情

    726 《送越元瑞》 唐·項斯

    靜中無伴侶,今亦獨隨緣。
    昨夜離空室,焚香凈去船。

    727 《霽后寄白閣》 唐·馬戴

    蒼翠霾高雪,西峰鳥外看。
    久披山衲壞,孤坐石床寒。
    盥手水泉滴,燃燈夜燒殘。
    終期老云嶠,煮藥伴中餐。

    728 《送歸閩中舊寺》 唐·馬戴

    寺隔海山遙,帆前落葉飄。
    斷猿通楚塞,驚鷺出蘭橈。
    星月浮波島,煙蘿渡石橋。
    鐘聲催野飯,秋色落寒潮。
    舊社人多老,閑房樹半凋。
    空林容病士,歲晚待相招。

    729 《寄西岳白石》 唐·馬戴

    掛錫中峰上,經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殘霞照,欹松積雪齊。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730 《題禪院(一作題興善寺英律師院)》 唐·馬戴

    虛室焚香久,禪心悟幾生。
    濾泉侵月起,掃徑避蟲行。
    樹隔前朝在,苔滋廢渚平。
    我來風雨夜,像設一燈明。

    731 《贈禪》 唐·馬戴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開禪山木長,浣衲海沙秋。
    振錫搖汀月,持瓶接瀑流。
    赤城何日上,鄙愿從師游。

    732 《送二首》 唐·馬戴

    親在平陽憶久歸,洪河雨漲出關遲。
    獨過舊寺人稀識,一一杉松老別時。
    龕中破衲自持行,樹下禪床坐一生。
    來往白云知歲久,滿山猿鳥會經聲。

    733 《冬日送歸吳中舊居》 唐·薛能

    去掃冬林下,閑持未遍經。
    為山低鑿牖,容月廣開庭。
    舊業云千里,生涯水一瓶。
    還應覓新句,看雪倚禪扃。

    734 《贈》 唐·薛能

    盡日行方到,何年獨此林。
    客歸惟鶴伴,人少似師心。
    坐石落松子,禪床搖竹陰。
    山靈怕驚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齋主精校

    735 《夏日青龍寺尋二首》 唐·薛能

    帝里欲何待,人間無闕遺。
    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
    違理須齊辱,雄圖豈藉知。
    縱橫悉已誤,斯語是吾師。

    736 《夏日青龍寺尋二首》 唐·薛能

    帝里欲何待,人間無闕遺。
    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
    違理須齊辱,雄圖豈藉知。
    縱橫悉已誤,斯語是吾師。

    737 《老》 唐·薛能

    清瘦形容八十馀,匏懸籬落似村居。
    勸師莫羨人間有,幸是元無免破除。

    詠竹

    738 窗》 唐·薛能

    不悟時機滯有馀,近來為事更乖疏。
    朱輪皂蓋蹉跎盡,猶愛明窗好讀書。

    739 《贈黃蘗山希運》 唐·裴休

    曾傳達士心中印,額有圓珠七尺身。
    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
    一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華結勝因。
    擬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

    唐詩三百首唱和

    740 《題壁》 唐·韋蟾

    一竹橫檐掛凈巾,灶無煙火地無塵。
    剃頭未必知心法,要且閑于名利人。

    * 關于僧的詩詞 描寫僧的詩詞 帶有僧的詩詞 包含僧的古詩詞(1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