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的詩詞(1793首)

    661 《過無可院》 唐·姚合

    憶師眠復起,永夜思迢迢。
    月下門方掩,林中寺更遙。
    鐘聲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終擬修禪觀,窗間卷欲燒。

    662 《過城南院》 唐·姚合

    寺對遠山起,幽居仍是師。
    斜陽通暗隙,殘雪落疏籬。
    松靜鶴棲定,廊虛鐘盡遲。
    朝朝趨府吏,來此是相宜。

    663 《過無可院》 唐·姚合

    憶師眠復起,永夜思迢迢。
    月下門方掩,林中寺更遙。
    鐘聲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終擬修禪觀,窗間卷欲燒。

    664 《過城南院》 唐·姚合

    寺對遠山起,幽居仍是師。
    斜陽通暗隙,殘雪落疏籬。
    松靜鶴棲定,廊虛鐘盡遲。
    朝朝趨府吏,來此是相宜。

    665 《和秘書崔少監春日游青龍寺院》 唐·姚合

    官清書府足閑時,曉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尋不盡,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藥,自古風光只屬詩。
    見說往來多靜者,未知前日更逢誰。

    追憶述志抒懷

    666 《訪法通不遇》 唐·姚合

    訪師師不遇,禮佛佛無言。
    依舊將煩惱,黃昏入宅門。

    667 《聽云端講經》 唐·姚合

    無生深旨誠難解,唯是師言得正真。
    遠近持齋來諦聽,酒坊魚市盡無人。

    668 《病》 唐·姚合

    三年病不出,苔蘚滿藤鞋。
    倚壁看經坐,聞鐘吃藥齋。
    茶煙熏殺竹,檐雨滴穿階。
    無暇頻相訪,秋風寂寞懷。

    669 《贈胡》 唐·周賀

    瘦形無血色,草屨著行穿。
    閑話似持咒,不眠同坐禪。
    背經來漢地,袒膊過冬天。
    情性人難會,游方應信緣。

    邊塞

    670 《送歸江南》 唐·周賀

    洗足北林去,遠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帶湘云。
    饑鼠緣危壁,寒貍出壞墳。
    前峰一聲磬,此夕不同聞。

    671 《贈》 唐·周賀

    藩府十年為律業,南朝本寺往來新。
    辭歸幾別深山客,赴請多從遠處人。
    松吹入堂資講力,野蔬供飯爽禪身。
    他年更息登壇計,應與云泉作四鄰。

    672 《寄金陵》 唐·周賀

    水石致身閑自得,平云竹閣少炎蒸。
    齋床幾減供禽食,禪徑寒通照像燈。
    覓句當秋山落葉,臨書近臘硯生冰。
    行登總到諸山寺,坐聽蟬聲滿四棱。

    673 《送宗禪師(一作送歸南岳)》 唐·周賀

    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老大又思歸岳里,當時來漆祖師身。

    674 《送》 唐·周賀

    草履初登南客船,銅瓶猶貯北山泉。
    衡陽舊寺秋歸去,門鎖寒潭幾樹蟬。

    675 《送蜀》 唐·周賀

    萬里獨行無弟子,惟赍筇竹與檀龕。
    看經更向吳中老,應是山川似劍南。

    676 《過竹院》 唐·周賀

    一生愛竹自未有,每到此房歸不能。
    高人留宿話禪后,寂寞雨堂空夜燈。

    677 《贈蠻》 唐·鄭巢

    南海何年過,中林一磬微。
    病逢秋雨發,心逐暮潮歸。
    久臥前山寺,猶逢故國衣。
    近來慵步履,石蘚滿柴扉。

    678 院牡丹》 唐·陳標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頭散曉霞。
    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

    679 《送歸洞庭》 唐·顧非熊

    江山萬萬重,歸去指何峰。
    未入連云寺,先齋越浪鐘。
    島香回棧柏,秋蔭出庵松。
    若救吳人病,須降震澤龍。

    秋天愿望

    680 《寄紫閣無名新羅頭陀》 唐·顧非熊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營。
    大海誰同過,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盡,鬢發定中生。
    紫閣人來禮,無名便是名。

    * 關于僧的詩詞 描寫僧的詩詞 帶有僧的詩詞 包含僧的古詩詞(1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