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偏高的詩詞(876首)
261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唐·鄭谷
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262
《鵲》 唐·韓偓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眾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閑語上龍墀。
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托身須是萬年枝。
263
《鵲》 唐·韓偓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眾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閑語上龍墀。
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托身須是萬年枝。
264
《隰州新驛贈刺史》 唐·韓偓
賢侯新換古長亭,先定心機指顧成。
高義盡招秦逐客,曠懷偏接魯諸生。
萍蓬到此銷離恨,燕雀飛來帶喜聲。
卻笑昔賢交易極,一開東閤便垂名。
265
《登山寺》 唐·杜荀鶴
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就中偏愛石,獨上最高層。
有果猿攀樹,無齋鴿看僧。
儒門自多事,來此復何能。
267
《愁》 唐·韋莊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難忘。
夜坐心中火,朝為鬢上霜。
不經公子夢,偏入旅人腸。
借問高軒客,何鄉是醉鄉。
送別
269
《蘆葦》 唐·王貞白
高士想江湖,湖閑庭植蘆。
清風時有至,綠竹興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憂雨點粗。
驚蛙跳得過,斗雀裊如無。
272
《寺中偶題》 唐·徐夤
聽話金仙眉相毫,每來皆得解塵勞。
鶴棲云路看方貴,僧倚松門見始高。
名利罷燒心內火,雪霜偏垢鬢邊毛。
銀蟾未出金烏在,更上層樓眺海濤。
贊頌老師典故
273
《雨》 唐·徐夤
引電隨龍密又輕,酒杯閑噀得嘉名。
千山草木如云暗,陸地波瀾接海平。
灑竹幾添春睡重,滴檐偏遣夜愁生。
陰妖冷孽成何怪,敢蔽高天日月明。
274
《西》 唐·徐夤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懶收。
秦帝城高堅似鐵,李斯書上曲如鉤。
寧惟東岳凌天秀,更有長庚瞰曙流。
見說山傍偏出將,犬戎降盡復何愁。
275
《西》 唐·徐夤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懶收。
秦帝城高堅似鐵,李斯書上曲如鉤。
寧惟東岳凌天秀,更有長庚瞰曙流。
見說山傍偏出將,犬戎降盡復何愁。
276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278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279
《竹十一首》 唐·陳陶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云。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乖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 關于偏高的詩詞 描寫偏高的詩詞 帶有偏高的詩詞 包含偏高的古詩詞(8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