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依隱的詩詞(589首)
321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322
《送南禪和尚東遷靈巖》 宋·陳恬
萬方剎境一珠輝,稽首如空無所依。
汝浦共瞻云獨入,靈巖遙佇錫東飛。
煙霞隱現青蓮峙,龍象歡呼白拂揮。
多謝禪耆來訪我,雙林風月靜相違。
323
《全州觀風樓》 宋·陳峴
江源發蠻荒,來與湘灌遇。
交流趨城隅,清映日東注。
群山半楚越,馳驟若競赴。
譙門百步南,樓堞此雄踞。
324
《伏闕辭歸》 宋·程康國
偶逢豺虎寢天關,事有當言恥口緘。
不建侯藩控西北,別求何策保東南。
幸投草野言無棄,退就山林老亦甘。
束起舊書歸舊隱,遠依福曜炯臺顏。
326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327
《延祥寺》 宋·耿南仲
羅浮仙客隱,準擬訪丹臺。
為國身將老,逢山眼倍開。
月依松上過,風自竹間來。
僧欲延清話,茶香屢撥灰。
328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331
《極樂寺》 宋·李堪
空門出白云,梵宇依蒼岫。
天色湛瑤光,春花結野秀。
簷間綺羅被,池底星珠漏。
香沉煙篆馀,文兼雨碑舊。
334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335
《賦應齋卷后》 宋·林宗放
軟紅塵里獨君醒,拂袖歸來醉六經。
白雪陽春真寡和,高山流水要人聽。
平生藝圃頭將白,依舊昭亭眼最青。
莫問培見恣鵬運,只須隱幾送鴻冥。
336
《題清芬閣》 宋·令狐勤
遠叩玄英舊隱扉,清風今日尚依依。
云山自許老龍臥,霄漢不妨雙鳳飛。
欲訪騷人考槃地,但尋漢叟釣魚磯。
年來踏盡紅塵路,賴有溪流濯客衣。
337
《觀石魚嗣劉忠順韻》 宋·劉叔子
銜尾洋洋石上鐫,或依于藻或依蓮。
夢占周室中興日,刻自唐人多歷年。
隱見有時非強致,豐兇當歲必開先。
太平誰謂真無象,罩罩還歌樂與賢。
338
《挽錢心齋先生》 宋·劉熺
鳳躍南岡老隱淪,仙游悲動感儒紳。
海邊鷗鷺無知已,屋外溪山失主人。
滿徑黃花閑白晝,一庭芳草自青春。
他年化鶴歸來日,城郭依然跡已陳。
339
《寄趙東閣》 宋·盧方春
棧閣傳鈴夜已深,下方方沸管弦音。
霜飛初氣侵清坐,月耿斜暉促苦吟。
蓍草只知浮世呈,燈花難說隱人心。
依然流水高山意,我欲從之學鼓琴。
* 關于依隱的詩詞 描寫依隱的詩詞 帶有依隱的詩詞 包含依隱的古詩詞(5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