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依隱的詩詞(589首)
341
《小洞天》 宋·毛奎
豐登少公事,時得訪林泉。
鑿破蓬丘島,潛通小洞天。
巖瞻橫北面,釣隱近西偏。
縹緲云藏閣,依稀石似船。
342
《五峰瀑布》 宋·倪思
行行窮盡深林外,碧瓦鱗差依翠麓。
峰巒左右相回環,萬葉霜丹間晴綠。
忽聞雷霆腳底聲,聲撼乾關隱坤軸。
雙龍躍出兩崖間,倒瀉銀河作飛瀑。
343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344
《賦玩珠巖》 宋·任續
山林自空闃,游人事幽討。
岫{左山右晃}與云關。
來跡可堪掃。
艮維矗孤峰,玉簪倚天杪。
345
《游南明山》 宋·石聲之
祇應尋勝到林泉,四抱危峰萬朵蓮。
僧過不知山隱寺,客來方見洞開天。
浮圖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懸。
風露了非人世界,濯纓秋后玉壺仙。
346
《偈六首》 宋·釋法智
真空不空,寥寥無影樹頭月。
真色非色,隱隱不萌枝上花。
威音路外芬芳,鳳無依倚。
空劫已前照耀,鶴不停機。
更須一色功圓,便得同中有異。
同中異,直下承當休擬議。
夜來明月照蘆花,鶴鷺并頭踏雪睡。
347
《送行禪師》 宋·釋簡長
南國山重疊,歸心向石門。
寄禪依鳥道,絕食過漁村。
楚雪黏瓶凍,江沙濺衲昏。
白云深隱處,枕上海濤翻。
349
《題秦君亭》 宋·釋圓悟
昔只為吟隱,偶然依佛居。
路逢陰壑盡,云抱曉巖虛。
亭在因人重,山深與世疏。
倘懷名利念,到此欲何如。
351
《禮佛回向偈》 宋·釋遵式
見聞獲安隱,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歸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凈戒聚,功德難思議。
受者獲安隱,福慧日夜生。
352
《春日田園雜興》 宋·王進之
東君私我此閑身,脫欲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絲麻可貴,麥宜續食韭宜羹。
分甘壟上耕云隱,夢不湖邊拾翠行。
物意豈知滄海變,曉風依舊語流鶯。
355
《九誦·微子》 宋·鮮于侁
肇公孫之璇源兮玄鳥降而生商,并禹稷之圣賢兮實惟桓撥之王。
歷媯姒之世數兮道貌岸然日躋于武湯,始伐罪於仇餉兮人怨咨而徯來。
顧寬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圍,諒除殘而代虐兮猶云德之有慚。
賴燕翼於孫謀兮治克舉於三宗,老成不怨於不以兮隱處不傷於厄窮。
356
《將還河北留別堯夫先生》 宋·邢恕
先生抱道隱墻東,心跡兼忘出處通。
圯下每慚知孺子,床前曾憶拜龐公。
已將目擊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終。
此日離違限南北,蕭蕭班馬正依風。
358
《棲巖寺》 宋·薛嗣昌
出郭自然塵事少,攜家況作棲巖行。
千尋盡處暮云碧,萬籟息時霜月明。
林外扶疏竹影碎,嶺頭依約松風聲。
他年若此卜幽隱,興來更遂登臨清。
359
《題釣臺》 宋·楊潛
遐想當年隱富春,生涯只寄一絲綸。
幸逢白水為真主,肯向青山訪故人。
試問勒功依日月,何如占象動星辰。
回頭四七皆塵跡,獨有先生跡未塵。
360
《龍潭禱雨紀事》 宋·楊幼輿
戴星躡履謁靈祠,俯瞰龍宮映綠漪。
鏡樣清潭三百尺,峰巒環繞聳蒼碧。
道旁野老忽長噓,昔也原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橫耳走送卻。
* 關于依隱的詩詞 描寫依隱的詩詞 帶有依隱的詩詞 包含依隱的古詩詞(5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