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佛界的詩詞(252首)

    201 《和譚學士見寄》 宋·劉黻

    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
    彷佛皮毛鮮,孰探古人髓。
    我亦坐茲疾,默闃照非是。
    束身云瘴鄉,凡論悉掩耳。

    202 《詠月追和韓昌黎韻》 宋·劉黻

    初秋十五夕,皓月來滄溟。
    白鷺與共色,烏鵲能踐靈。
    逢掖覓桂蔭,孩提窺兔形,涼氣凈余暑,浮光滑青冥。

    203 《廬山雜詠·天池》 宋·陳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鐘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滿吾耳。
    乘興作遠游,杖策自不已。

    204 《觀音巖》 宋·陳巖

    一性圓時萬境通,三生綺念墮真空。
    如今舉眼無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205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206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207 《讀楞嚴經》 宋·郭印

    學道證聲聞,習氣猶未斷。
    百生恩愛情,會遇終惱亂。
    阿難佛寵弟,亦遭淫女難。
    神咒攝來歸,宿業堅冰泮。

    208 《類試院考校九月十日塔之八級中現寶光楊齊伯》 宋·郭印

    崢嶸大千界,等是菩提鄉。
    昆蟲暨草木,各放無邊光。
    而況佛之覺,靈明亙十方。
    化身三昧火,骨節金彌剛。

    209 《謝總講師惠桂花》 宋·黃庚

    廣寒世界仙家種,金粟如來佛國花。
    多謝高人分惠我,一枝和月到山家。

    210 《寄雪庭老子》 宋·丘葵

    問訊紫云老,何時立雪參。
    生來將滿百,空界直超三。
    泡幻修千劫,佛應同一龕。
    曾師蒙印可,玄諦老方諳。

    211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釋迦已往,彌勒未生。
    正當無佛世界,大地共樂升平。
    不圖打草,只要蛇驚。

    212 《日本覺心辰老請贊》 宋·釋慧開

    用迷子映,飛紅爐雪。
    一喝當鋒,崖崩石裂。
    化生蛇作活龍,點黃金為生鐵。
    去縛解粘,舞釘拔楔。
    更將佛祖不傅機,此界他方俱漏泄。

    213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腐鞲架壁本無情,致雨興雷自有因。
    傾倒十年放火口,高譚一夜動公卿。
    林長老,久相親,仙宮回首玉為樓。
    楚語吳歌曲調新。

    214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缽盂盛世界,拄杖攪滄溟。
    魚龍俱削跡,佛祖也逃形。
    日午全機現,烏沉未出輪。
    秋高山月白,春至燒痕青。

    215 《送孚藏主歸江西》 宋·釋惟一

    云臥胸中蟠萬卷,舌端筆端皆具眼。
    評今論古知幾何,寥寥百年骨不冷。
    有孫挺特尤掀騰,富有蘊藉如弗能。
    韜光鏟彩事枯硬,不學乃翁牽葛藤。

    216 《同諸友尋幽登飛來峰》 宋·釋文珦

    湖際山何限,飛來獨著名。
    玲瓏疑鬼鑿,崷崒自天成。
    猿去猶存洞,龍歸尚有泓。
    樹因含玉潤,泉為煉丹清。

    217 《集奉川道中》 宋·釋文珦

    一路盤云遠,連朝策瘦筇。
    神祠依古木,佛屋占奇峰。
    立石分田界,疏泉作澗舂。
    因思似鄉土,歸意忽然濃。

    218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風磨湛湛真空體,雨洗如如法界身。
    大地山河并萬象,今朝與佛共生辰。

    219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虛出失性命。
    印泥印水印虛空,盲參佩印成心病。

    220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早時成佛于今在,瓶傾不出周沙界。
    妙音遐暢廣宣揚。
    念者念兮拜者拜。

    * 關于佛界的詩詞 描寫佛界的詩詞 帶有佛界的詩詞 包含佛界的古詩詞(2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