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眾下的詩詞(1260首)

    521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北固行坦迤,平岡若修塍。
    江山出兩腋,群物無遁形。
    顧盼收金焦,迢遙控層城。
    城中起炊煙,山氣相與凝。

    522 《球鞋》 現代·聶紺弩

    不知吾足果何緣,一著球鞋便欲仙。
    山徑羊腸平似砥,掌心雞眼軟如綿。
    老頭能有年輕腳,天下當無不種田。
    得意還愁人未覺,頻來故往眾人前。

    523 《慶歷圣德頌》 宋·石介

    于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枿。

    524 《安道登茂材異等科》 宋·石介

    嘗言春官氏,設官何齷齪。
    屑屑取于人,辭賦為程約。
    一字競新奇,四聲分清濁。
    矯矯遷雄才,動為對偶縛。

    525 《次韻和酬》 宋·楊蟠

    澗南一嘯清風發,林下重來白日長。
    云遠石深連鷲嶺,水寒沙淺似魚梁。
    漫因野老詢前事,間伴幽人擷眾芳。
    更欲窮源情未已,知君嗔我索歸忙。

    526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茂苑子周子,慷慨尤時危。
    斯文鼂董流,炳炳日星垂。
    言深眾所驚,用淺才不施。
    穹窿山下笛,懷人定誰其。

    527 《曹將軍》 宋·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詔,敝邑屈詞伯。

    528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仰觀復俯察,上下融真機。
    元氣無奇耦,魚躍蔦自飛。
    神圣奠中域,靜動心勿違。
    天地斂諸躬,照以日月輝。
    遜志納眾有,先慮周萬微,胞與豈不夥,游泳皇極歸。

    529 《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云疊嶂》 明·張羽

    休文堂前花滿枝,風物四時春更宜。
    前年三月宴客時,坐上才杰皆能詩。
    眾中獨許姑蘇客,千里江山貯胸臆。
    醉來意氣為傾倒,寫出層層好山色。

    530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 清·魏源

    雁蕩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
    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佰束風愈怒。

    531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532 《送許郎中出知漳州》 宋·柴中行

    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
    孰知退有義,一辭若發機。
    刑部今其人,識遠渺造微。
    時方事疾走,而我心獨非。

    533 《陸宣公》 宋·陳長方

    赤符兆此水,黃圖蒙楚氛。
    上天眷李氏,未許鯨鯢吞。
    胚胎出仁人,來佐文皇孫。
    如鳳不鷙搏,坐使眾鳥君。

    534 《興慶池禊冥》 宋·董士廉

    歲和事簡正韶春,興慶池邊樂眾賓。
    尋勝此時追曲水,賞芳良會屬平津。
    映花語笑秋千女,隔岸絲簧祓禊人。
    深愧薄才叨下幕,酒酣應許吐車茵。

    535 《運司園亭·茅庵》 宋·杜敏求

    深深竹林下,圓庵最幽僻。
    高懷本恬曠,野趣助間適。
    眾人奔名徙,浮世縈物役。
    豈知庵中樂,道勝心自逸。

    536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537 《龜溪即事五首》 宋·高斯得

    父兄吳下宅,師友苕溪磯。
    亦欲從之游,煦濕相因依。
    睽孤諒無樂,旅瑣良可唏。
    古來遁世士,獨立取眾非。
    咨予匪能然,翼短難高飛。
    懷哉訂頑翁,示我真指歸。

    538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539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540 《淵靚亭》 宋·黃伯固

    江山無古今,闡發自我輩。
    心期得地勝,有目皆一快。
    負郭西繚川,眾流翕以匯。
    水光開三面,結屋此其最。

    * 關于眾下的詩詞 描寫眾下的詩詞 帶有眾下的詩詞 包含眾下的古詩詞(12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