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爭高下的詩詞(620首)
541
《送蒲霖中舍致仕歸閬中》 宋·文同
急趨長拜倦勞勞,自笑風埃滿綠袍。
官味十年如水薄,歸心一日共云高。
毫釐已悟蝸爭角,文彩須知鳳得毛。
且喜還家收拾在,錦屏山下舊東皋。
542
《謝阮評事》 宋·蔡襄
手授新書荷至情,何時仙訣得真精。
高年轉覺面顏少,細字全由眼力明。
藥籙謾勞分上下,丹爐終費修虧盈。
爭如一語醒然悟,獨葆天光不外營。
543
《送廬山衲僧》 唐·貫休
飛錫下崆山兇,清高世少雙。
凍天方篩雪,別我去何邦。
燒繞赤烏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爭得識,空仰鬢眉龐。
544
《富春行贈范振》 宋·晁補之
錢塘江北百里余,漲沙不復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葉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風惡,風高駕潮晚不落。
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樓,不出山行不記秋。
越舶吳帆亦何故,今年明年來復去。
545
《徑山》 宋·晁補之
盤崖繞壑步步高,仆痡馬乏游人勞。
五峰崛起干云霄,眾山奔走爭來朝。
我行直欲犯星杓,意徹絕頂才山腰。
松間鳥語如我招,仰見白塔當林梢。
546
《元道宗弟兄東游》 宋·楊億
王謝江東推世胄,機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
高第自須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萬里摶羊角,即是三秋聽鹿鳴。
朝彥賦詩爭送別,藩侯置驛定相迎。
不知誰啖牛心炙,又見清談一座傾。
549
《對梅》 宋·韓元吉
吏事紛俗語,新詩因難成。
朝來見梅花,詩興還自生。
江頭十日雨,云色開小晴。
高山帶微雪,北客眼為明。
550
《改過》 宋·李呂
顏子趣高遠,改過不待形。
子路雖未及,有聞思欲行。
庸人過莫知,心目任盲騰。
縱復覺其然,如醉不愿醒。
551
《臨池歌》 宋·劉子翚
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當時尺牘來鄴下,錦標玉軸爭流傳。
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斷碑零落翠苔封,直氣英風猶可睹。
552
《吊史》 宋·劉子翚
禽殫繁弱棄,免盡韓盧烹。
英雄起乘時,時徂力難爭。
精魂閉盡穴,壯骨揚飛塵。
凄涼千載下,聞風凜如生。
554
《贈李廷吉知縣》 宋·王之道
李侯入境憐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變霖雨,一時凋瘵歌巖夫。
我思東坡不可見,夜諷新詩還撚須。
慶源老人骨已朽,愛民似子當今無。
555
《葉少蘊生朝》 宋·張元干
先生早貴當天升,文章爾雅傳六經。
腹包萬卷書縱橫,玉堂草制群公驚。
繡韉綠發趨承明,意氣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紀更寵榮,聲華摩空郁崢嶸。
556
《盧孤女》 元·楊維楨
盧孤女,年十五,官家新條括童女,東家媒娘傳巧語。
盧家郎,選東床,奈郎自有婦,妾使余不當。
早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驅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唯有死。
557
《鋤園》 宋·韓維
上天浩無私,眾草同一榮。
青青十步間。
薰臭相雜并。
卉藥數不多,十百其品名。
558
《答吳伯固》 宋·鄭獬
伯固讀我詩,掉頭吟不休。
明日踵我門,作詩還相投。
初讀頗怪駭,如錄萬鬼囚。
筆墨又勁絕,涌紙花光流。
560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 宋·鄭獬
湖山天下之絕境,群山繞湖千百重。
碧筍四插明鏡外,此閣正落明鏡中。
綠波一穗掃沙尾,擁門盡是紅芙蓉。
清香斷處接蒼靄,綠蘿攀樹登高峰。
* 關于爭高下的詩詞 描寫爭高下的詩詞 帶有爭高下的詩詞 包含爭高下的古詩詞(6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