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嵇交契自當年,重到同鄉各愴然。百里山川清自舊,兩家子弟老于前。疏梅開處數枝玉,小雨來時一段煙。歲晚不調相會數,溪頭尚趁有歸船。
水殿清幽歌管余,今朝化作梵王居。后庭花謝胭脂冷,猶自涼風薄綺疏。
黃鶴樓前月滿川,抱關老卒饑不眠。夜聞三人笑語言,羽衣著屐響空山。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聲清圓。洞中鏗鈜落門關,縹緲入石如飛煙。
麥黃秧碧百家衣,已熱猶寒四月時。雨復覓春無一寸,野薔薇發釅燕臘。
手種瑯玕劣十年,今年新筍不勝繁。不知明早添多少,日暮閑來數一番。
竹間露重午方乾,松里云深復亦寒。只道一溪無十里,為誰百屈更千盤。
縛此窄窄晝常關,剝啄髯參興盡還。不聽高譚如屑玉,強酬好句似登山。論交此地逢三益,識面它時孰兩難。更憶金蘭家世舊,公馀能復共開顏。
老去斯文付寂寥,寒枝枯甲一遺蜩。虛言自嘆零點何補,好友相求憚遙。敗篋塵埃煩數子,破窗風雨每連宵。詩成明日尋梅去,共看春風轉斗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