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的詩詞(2993首)

    981 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
    缸暖微聞蝗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
    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
    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982 《搗藥巖世傳昔人煉丹得道今隱于此山土中時》 宋·李復

    超世猶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
    巖前時得丹砂粒,云里嘗聞玉杵聲。
    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濁劫苦難清。
    如何為我開靈鼎,遍使蒼生病骨輕。

    983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柳惠》 宋·林同

    忍於父母國,去此欲何之。
    所以柳季,三為魯士師。

    984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庵在其穹寄山福寺》 宋·陸文圭

    雅宜山低一眷石,氣歷化高千丈碧。
    不論城市與林丘,愛山倒是詩人癖。
    寒泉修竹蒼岸底,青山解與高人語。
    花落猿吟總是機,舉似山僧盡馬句。

    985 《十月旬驟寒小雪》 宋·陸文圭

    朔風翻屋浪喧包,潑墨濃陰掃不開。
    撒來云母粉,人間喚作豆秕灰。
    細民共喜宜新麥,老子先須探早梅。
    為怕玉容禁不得,數枝和注折將來。

    986 《亭玉蘭花開》 宋·陸文圭

    初如春筍露織妖,拆似式蓮白羽搖。
    吟翁步明月,玉人虛度可婁膏。

    987 《歲月庭》 宋·錢時

    幾年等得到花開,投老看花能幾回。
    四樹婆娑庭桂,月明深夜更徘徊。

    988 洞》 宋·丘葵

    天香亭影婆娑,四畔高林結綠蘿。
    云外飛仙不曾見,唯應翠樹閱人多。

    989 《花光十梅·懸崖放》 宋·釋師范

    萬仞崖頭自放身,始知花發不干春。
    更從個裹尋枝葉,笑倒當年樹人。

    990 《趙白云宗丞以詩送惠柳謁浙西憲使包宏齋命》 宋·釋文珦

    宏齋伊洛宗,白云風雅主。
    二公在斯世,光艷燭寰宇。
    白云歸帝鄉,宏齋庇寒士。
    出處雖小殊,憐才酷相似。

    991 《竹曉吟》 宋·釋文珦

    坐晴曉,露氣沾裳衣。
    樓鐘發清響,山月耿余輝。
    心靜息欲無,渺與萬物違。
    莊周苦未達,夢作蝴蝶飛。

    992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塑個泥佛兒,肚裹藏深機。
    聚沙為佛塔,猶尚獲菩提。
    父見諸子劣,且教令讀書。
    一日成名后,天總皆知。

    993 《宣和甲辰歲開十日予欲束衣隨淮水東錦官常》 宋·釋正覺

    麓華聯蕾破春紅,慚愧無私造化功。
    誰怕滿頭椿歲月,要聽啼鳥說家風。

    994 《宣和甲辰歲開十日予欲束衣隨淮水東錦官常》 宋·釋正覺

    蔬腸那著一星愁,但覺春眠粥似稠。
    夢外尋盟何處是,荻洲稚子綠排頭。

    995 《自廬山折桂旛竿原望彭蠡湖握杖過前山僧舍》 宋·釋正覺

    木落山骨瘦,水退沙痕隆。
    漁舟弄江日,一葉浮軟紅。
    眼底事不俗,道人心若沖。
    旛竿頭進步,云水展家風。

    996 《趙王訪趙州州不禪休圖贊》 宋·釋智愚

    堅不剛,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來休,高風千古為標格。

    997 《初九日夜月聞蛙此物得水悅樂故鳴心事與農》 宋·舒岳祥

    平田展明湖,密林含宿霧。
    整冠對明月,天眼實汝顧。
    那敢醉謼號,袒跣縱箕踞。
    清心聽鳴蛙,勝與俗子語。

    998 《十二月十七日歸故園酌紅梅花》 宋·舒岳祥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
    留春借冬皆樂事,但苦世上無閒人。
    平皋梅花如雪浪,夜色晨光迷滉漾。
    就中紅香清且妍,風流故在海棠上,

    999 《山》 宋·宋伯仁

    六七里,山前八九家。
    家家清到骨,只賣水仙老。

    1000 《次韻林次中九日都感事二首》 宋·蘇頌

    桃杏初開已去家,又逢蘭菊綻新花。
    感時謾綴茱萸佩,惜別應憐棠棣華。
    迢遞宦游來日,悠揚歸思繞天涯。
    一尊重到平津合,惆悵文窗舊綠紗。

    * 關于下的詩詞 描寫下的詩詞 帶有下的詩詞 包含下的古詩詞(29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