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馀的詩詞(1202首)
221
《曇智禪師院》 唐·韋應物
高年不復出,門徑眾草生。
時夏方新雨,果藥發馀榮。
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
身名兩俱遣,獨此野寺行。
223
《郊居言志》 唐·韋應物
負暄衡門下,望云歸遠山。
但要尊中物,馀事豈相關。
交無是非責,且得任疏頑。
日夕臨清澗,逍遙思慮閑。
225
《三臺二首》 唐·韋應物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開。
未報長安平定,萬國豈得銜杯。
冰泮寒塘始綠,雨馀百草皆生。
朝來門閣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227
《燕歌行》 唐·屈同仙
君不見漁陽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對并思歸。
云和朔氣連天黑,蓬雜驚沙散野飛。
是時天地陰埃遍,瀚海龍城皆習戰。
229
《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 唐·包佶
洛下交親滿,歸閑意有馀。
翻嫌舊坐宅,卻駕所懸車。
腹飽山僧供,頭輕侍婢梳。
上官唯揖讓,半祿代耕鉏.
雨散三秋別,風傳一字書。
勝游如可繼,還欲并園廬。
231
《宋中別李八》 唐·高適
歲晏誰不歸,君歸意可說。
將趨倚門望,還念同人別。
駐馬臨長亭,飄然事明發。
蒼茫眺千里,正值苦寒節。
舊國多轉蓬,平臺下明月。
世情薄疵賤,夫子懷賢哲。
行矣各勉旃,吾當挹馀烈。
233
《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唐·高適
高義唯良牧,深仁自下車。
寧知鑿井處,還是飲冰馀。
地即泉源久,人當汲引初。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上善滋來往,中和浹里閭。
濟時應未竭,懷惠復何如。
234
《太平寺泉眼》 唐·杜甫
招提憑高岡,疏散連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歲月古。
石間見海眼,天畔縈水府。
廣深丈尺間,宴息敢輕侮。
236
《泛溪》 唐·杜甫
落景下高堂,進舟泛回溪。
誰謂筑居小,未盡喬木西。
遠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
練練峰上雪,纖纖云表霓。
237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238
《憶昔二首》 唐·杜甫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
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
張后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組詩憶昔諷今
239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240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 關于下馀的詩詞 描寫下馀的詩詞 帶有下馀的詩詞 包含下馀的古詩詞(12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