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鞭的詩詞(691首)
521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宋·陳師道
謝公中年後,畏與親友別。
數日懷抱惡,每笑冠纓絕。
生有四方事,死當一語決。
前笑今則悲,吾衰擬何說。
著鞭何必先,倒筆不容掣。
鞭爾轅下駒,萬里一改轍。
522
《送蘇迨》 宋·陳師道
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飄揚今有種,清談絕倒古無傳。
出塵悟解多為路,隨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無日,幾時筆札到林泉。
523
《謝傅監》 宋·陳師道
好士如好色,昔聞今則無。
平生席為門,未識長者車。
曠士慕林谷,羈人辱泥涂。
愿為執鞭役,莫順下風趨。
524
《舞陽令祝樂天再任》 宋·李廌
庚寅十月二十五,曉分黑帝臨丹府。
怒來鞭掠玉麒麟,下降英靈佐明主。
廬江從此生奇賢,便是奇人祝樂天。
鼎沸弦歌一百里,雙鳧舞水又三年。
部民共獻長生酒,鸞鶴莊椿只依舊。
我詠蟠桃別有春,何須更祝人間壽。
526
《送范秉彝》 宋·李新
東風吹起原頭綠,墻暗萋萋芳草縟。
舞筵輟按杜韋娘,旗亭便聽金衣曲。
石城山下路,回首不堪顧。
灼灼小桃燃,蕭蕭疏雨暮。
529
《游空山》 宋·王灼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
530
《贈王先生》 宋·王灼
隴種健兒須如棘,幼事秦府持鞭靮。
戰塵撲面心已灰,徑上三峰弄泉石。
乾坤變化五百年,人間未識地行仙。
布裘落魄荊州市,丹經秘法為君傳。
536
《送陳穎仲赴省闈》 宋·李彌遜
木末揮斤玉未鐫,清姿直節已飄然。
詩書插架嗤三萬,文字撐腸富五千,筆下行看吐黃絹,選中應喜探青錢。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著鞭。
537
《質夫和來》 宋·鄧肅
我生不顧四壁空,千金買笑醉春風。
半夜酒紅潮玉頰,亭亭秋水影芙蓉。
作文忽慕元和格,送入賢關親眉白。
遽聞皇甫語穿天,淵源蓋是退之客。
538
《靖康迎駕行》 宋·鄧肅
女真作意厭人肝,揮鞭直視無長安。
南渡黃河如履地,東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萬兵氣裂眥。
旌旗城上亂云煙,腰間寶劍凝秋水。
539
《廬山》 宋·鄧肅
平生作意廬山游,往來卻貪吳越舟。
陛下許臣鞭匹馬,芒鞋因得款清幽。
是時六月蒸炎暑,六合黃塵空一雨。
上方冷翠襲衣襟,便覺笑談在天宇。
540
《上先生》 宋·鄧肅
疲馬踏殘月,荷策來泮宮。
入門見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語能下誘,青蒿因得附長松。
短檠挑燈一千二百夜,高談雄辯磊落沃胸中。
* 關于下鞭的詩詞 描寫下鞭的詩詞 帶有下鞭的詩詞 包含下鞭的古詩詞(6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