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西樓的詩詞(914首)
861
《十一月一日早起》 宋·虞儔
悵望淮山落木風,楚天云霧更重重。
粵從西路來東路,倏見三冬過一冬。
貂敝人誰憐季子,樓高吾豈下元龍。
求田問舍今良策,自覺歸歟興頗濃。
862
《端午行》 宋·葉適
仙門諸水,會流下瓦窰溝。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樓。
旗翻稻花風,棹澀梅子雨。
夜邏無騷音,絳紗蒙首去。
863
《黃山高》 宋·汪莘
黃山高哉,巋然為江東之巨鎮兮,壁立於兩浙之上游。
摩天戛日以直上,陽枝陰派盤數州。
865
《蕊歌》 宋·程公許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視人境塵濛濛。
元和遷校品秩穹,以帝命鎮北坎宮。
玄袍金鎧丁甲從,洞陰戰勝魔絕縱。
際江之涯鐘氏童,宿運冥契晞玄風。
866
《題會慶建福宮長歌》 宋·程公許
赤城峨峨五岳尊,帝命作鎮西坤。
崇岡遠自太白分,旁騫三峨下荊門。
黛面負扆如帝宸,群峰翼趨候臨軒。
眈眈千柱樓云根,黍禾之福此駿奔。
868
《重題八詠》 宋·王柏
樓壓重城萬井低,星從天闕下分輝。
傷心風月詩應瘦,滿眼桑麻春又肥。
山到東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歸。
倚闌莫問齊梁事,斷石凄涼臥落暉。
869
《和催雪》 宋·衛宗武
我欲問天天穹窿,歲卜其有於歲終。
胡然玄律欲遒盡,燠乎一歲融而沖。
凍膚未起玉樓粟,寒力尚怯珠槽紅。
臘前三見瑞盈尺,九土斯農之望同。
870
《山中對紫薇花書感》 宋·馬廷鸞
輕盈插向膽瓶中,看到山林禁御同。
閣下天葩秋月黯,樓頭奎畫曉云空。
高攀玉樹扶斑白,靜掃蒼苔拾墮紅。
三十年前天上夢,老來無淚灑西風。
871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蒲壽宬
長江氣勢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蓮宮。
江流萬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誰能窮。
遡流遠見一培塿,傳聞壯觀疑談空。
風帆漸迫驚詭異,金碧還繞深蒙茸。
872
《懷潘宰留方家峪別業》 宋·董嗣杲
想戀西湖賞物華,清依水石結生涯。
鳳凰山下泉縈草,燕子樓前雨壓花。
翠枕謾欹聽夜雨,朱簾閒卷望朝霞。
柳塘不遏東流住,腸斷江城尚寄家。
873
《秋夜對雨》 宋·董嗣杲
對月飛觴往事休,胡床寂寞瘐公樓。
西風解使蛩專夜,長日能無酒送愁。
新雁陣分離塞徼,殘螢火死落汀流。
醉來獨臥梧窗下,靜聽胡琴撥怨秋。
874
《題岳陽守張仲駿浮光亭》 宋·王炎
三邊水墨畫遙山,下有玻璃萬頃寒。
蟾兔上時留倒影,魚龍舞處動微瀾。
舊來樓觀東西出,未覺乾坤表里寬。
更向上頭高著眼,湖光今作一杯看。
875
《遠別離》 宋·王炎
靜女不下堂,游子志四方。
五花驕馬金絡腦,出門仆從生輝光。
草青沙軟濕春霧,玉蹄聯翩踏花去。
樓頭明月闕又圓,西風一夕生庭樹。
876
《沁園春·老子當年》 元·許有壬
老子當年,壯志凌云,巍科起家。
被塵囂沸耳,鏖成重聽,簿書瞇眼、攻作昏花。
天上歸來,山中絕倒,部曲黃牛鼓吹蛙。
閑宮好,判園丁牧豎,一日三衙。
877
《沁園春·老子當年》 元·許有壬
老子當年,壯志凌云,巍科起家。
被塵囂沸耳,鏖成重聽,簿書瞇眼、攻作昏花。
天上歸來,山中絕倒,部曲黃牛鼓吹蛙。
閑宮好,判園丁牧豎,一日三衙。
878
《摸魚子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 元·邵亨貞
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同席數人,意頗歡適。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東泗水上,酒蘭散步,夕陽依依,風在望,興懷往事,不能無述,未知明年又在何處。
駒隙如馳,行樂能幾,所謂難逢開口唉也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
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為好山回首。
879
《摸魚子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 元·邵亨貞
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同席數人,意頗歡適。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東泗水上,酒蘭散步,夕陽依依,風在望,興懷往事,不能無述,未知明年又在何處。
駒隙如馳,行樂能幾,所謂難逢開口唉也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
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為好山回首。
* 關于下西樓的詩詞 描寫下西樓的詩詞 帶有下西樓的詩詞 包含下西樓的古詩詞(9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