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牧的詩詞(495首)

    441 《摸魚兒·嘆骷髏》 元·王哲

    嘆骷髏、臥斯荒野。
    伶仃白骨瀟灑。
    不知何處游蕩子,難辨女男真假。
    拋棄也。

    442 《季秋曉出題出光寺》 宋·宋庠

    旦夕人語喧,汎舟北城曲。
    十里望禪剎,飄若塵外躅。
    是日秋宇高,清輝澹晨旭。
    林風唱殘蜩,澤稗下饑鵠。

    443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444 《和胡黎明州賀得郡韻》 宋·項安世

    波間來往愿莘其,林下歸飛樂{舉去下換鳥}斯。
    羅致軍門雖有禮,捉將官里便無詩。
    齊瓜有日君方往,舜牧無人我亦咨。
    西望雪山三百驛,何因杯酒得同持。

    445 《上泉》 宋·項安世

    陰崖古木掛藤蘿,下有神龍閱世多。
    荇帶水衣閑自舞,鰷魚石蟹戲相過。
    豈知霖雨為何事,自喜紅塵不到他。
    落葉滿林送去路,牧童相引到山阿。

    446 《黃州棲霞樓蘇翰林所賦小舟橫截春江是也曾竑》 宋·王铚

    銅雀不得鏁二喬,春江亦夢攜西子。
    此樓縹緲相風流,此恨纏綿在云水。
    洞庭葉下愁湘君,不獨陽臺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夢境幻境皆成真。

    447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448 《齋祠湖上作》 宋·張嵲

    還山映平湖,未厭傷極目。
    籃輿值初晴,步步轉湖曲。
    宿霧郁喬林,寒曦煦穹谷。
    廢剎今幾時,浮圖在山腹。

    449 《題僧法傳為沈仲一畫聽松圖》 宋·陳傅良

    古松不知幾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與人世接,冷風過之萬壑喧。
    猿驚鶴怪樵牧遁,百鬼愁絕誰傍邊。
    紛紛海內絲竹耳,何處縹緲來臞仙。

    450 《王夢得捕蝗二首》 宋·章甫

    相逢每嘆俱飄流,尊酒作意同新秋。
    蝗蟲日來復滿野,府帖夜下還呼舟。
    江天尚黑客騎馬,草露未晞人牧牛。
    路長遙想兀殘夢,家在風煙蘭杜洲。

    451 《傲將軍歌贈周叔子馬帥》 宋·劉宰

    君不見細柳將軍專號令,壁門不受天子命。
    又不見隆中將備天下奇,屈致不可就見之。
    丈夫意氣類如此,達則守官窮守已。
    齋壇未築國士去,軍令已申美人死。

    452 《挽李閩師母夫人三首》 宋·劉宰

    九十馀齡地下仙,人間五福信兼全。
    可憐閩部思賢牧,猶恨夫人不百年。

    453 《晚興》 宋·趙汝鐩

    是處牛羊下,喧嘩走牧童。
    霽煙拖淡碧,夕照殞殘紅。
    老鬢日添雪,衰軀晚怕風。
    愁來地著處,分付酒杯中。

    454 《初夏三首》 宋·王镃

    牧笛無腔雨似煙,菜花成子日如年。
    人家火養春蠶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455 《陶山十詠和鄧牧心·上下二鑊》 宋·林景熙

    元非鑄冶自成灣,烏兔烹煎那得閑。
    卻問黃糧幾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間。

    456 《眉山史頤老秀才遣人寄詩用其韻答之》 宋·晁公溯

    衰的臨滄江,華發羞照映。
    人憐貌枯槁,水與心清凈。
    所居少席暖。
    況望有屋潤。

    457 《曉望》 宋·晁公溯

    城上高樓出女墻,遙看初日尚蒼涼。
    松邊淅瀝風成響,草際晶熒露有光。
    樂歲共歌羊考牧,新春不與雁還鄉。
    圣時愿報收輿地,快自襄陽下洛陽。

    458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459 《歸去來辭》 宋·陳普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460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 關于下牧的詩詞 描寫下牧的詩詞 帶有下牧的詩詞 包含下牧的古詩詞(4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