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焦的詩詞(251首)

    161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琴癖,淵明獨不然。
    所藏聊備物,欲拊更無弦。
    焦尾珍無價,朱絲絕有年。
    曾參徽外趣,肯向譜中傳。
    抱在王門下,彈于日影邊。
    兩生為巧累,益見此翁賢。

    162 《無題二首》 宋·劉克莊

    頂垂翅短立褵褷,孤淚誰聽只自悲。
    寧瘞焦山山下土,不將身托上林枝。

    163 《和子平吊猿》 宋·文同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遠相寄。
    來時野性已馴熟,趫捷輕便殊可憙。
    呼來遣去會人語,一成已絕歸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164 《孫懷悅紙本亂石》 宋·文同

    孫老抱奇筆,臨紙恣揮灑。
    從頭掃亂石,磥砢隨墨下。
    焦頑與圓潤,無一不精者。
    誰信萬鈞重,卷之不盈把。

    165 《西岡僦居》 宋·文同

    出官在秦蜀,始末凡十年。
    所治得公宇,靡不完且堅。
    中堂與挾廊,角翼相鉤聯。
    領屬僅十口,出處皆安便。

    166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167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宋·邵雍

    焦勞九夏余,一雨物皆蘇。
    蛙鼓不足聽,蚊雷未易驅。
    非唯仰歲給,抑亦了官輸。
    林下閑游客,何妨盡自愉。

    168 《復用前韻呈明略雞肋集卷十四》 宋·晁補之

    茅焦逆訐磨虎口,何似淳于飲一斗。
    終軍乘傅驚漢關,何似富春投組還。
    天下同心乖出處,豈徒黃白馬毛間。
    鄙夫紛紛煩觖望,負日可堪希國賞。

    169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宋·晁補之

    君不見少陵翁,昔時亦厭在泥滓。
    青鞋布襪翁自喜,上關流水入城來。
    青蘋之末風未已,駕言出游我無酒。
    張侯為致尊中旨,可憐筑室寧封池。

    170 《盛暑謁劉公達》 宋·毛滂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豈不寬,八荒一釜鬵。
    此身沍寒鄉,骨冷勢陸沉。
    忽疑同然灰,終得空汗襟。

    171 《木山引水二首》 宋·蘇轍

    引水穿墻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
    亂點落池驚睡覺,半山含潤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勝滿,溢去猶能浸菊苗。

    172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 宋·蘇轍

    發函寬大一封書,臥閣雍容三日余。
    旋見雪花投夜落,未應天意與人疏。
    瓦干淅淅初鳴霰,畦潤漸漸想沒鋤。
    高會梁園遺勝在,早知詞賦似相如。

    173 《木山引水二首》 宋·蘇轍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邐費公瓢。
    幽泉細細流巖鼻,盆水彌彌漲海潮。
    但愛堅如湖上石,誰憐收自灶中焦。
    蒼崖寒溜須佳蔭,尚少冬青石繭苗。

    174 《謝章伯益惠硯》 宋·曾鞏

    人生對門東西陌,口耳一間心誰傳。
    況乃天地相去遠,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萬世復萬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錯且繁,以情相話何由緣。

    175 《喜寒》 宋·曾鞏

    純陽四時行,無復氣節勁。
    日火相吐吞,乾離力還并。
    玄冥失所安,恇怯擅操柄。
    我行東南野,憒憒若酣醟。

    176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 宋·李呂

    去年秋冬交,白晝雷虺虺。
    隆冬忽暝燠,青紅開百卉。
    雨澤不時下,快雪傾復霽。
    井泉傍射鮒,澗水通一遂。

    177 《題潤州多景樓》 宋·劉過

    金山焦山相對起,挹盡東流大江水。
    一樓坐斷水中央,收拾淮南數千里。
    西風把酒閑來游,木葉漸脫人間秋。
    煙塵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見雙淚流。

    178 《余將南歸燕趙諸公子攜妓把酒錢別醉中作把酒》 宋·汪元量

    君把酒,聽我歌。
    君不見陌上桑,鶉奔奔兮鵲疆疆。
    高堂今夕燈燭光,燕姝趙女吹笙簧。
    君把酒,聽我歌。

    179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180 《贈李廷吉知縣》 宋·王之道

    李侯入境憐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變霖雨,一時凋瘵歌巖夫。
    我思東坡不可見,夜諷新詩還撚須。
    慶源老人骨已朽,愛民似子當今無。

    * 關于下焦的詩詞 描寫下焦的詩詞 帶有下焦的詩詞 包含下焦的古詩詞(2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