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火的詩詞(1849首)

    281 《南野》 唐·戴叔倫

    治田長山下,引流坦溪曲。
    東山有遺塋,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
    披云朝出耕,帶月夜歸讀。

    282 《邊城曲》 唐·戴叔倫

    人生莫作遠行客,遠行莫戍黃沙磧。
    黃沙磧下八月時,霜風裂膚百草衰。
    塵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東去。

    283 《送張郎中還蜀歌》 唐·盧綸

    秦家御史漢家郎,親專兩印征殊方。
    功成走馬朝天子,伏檻論邊若流水。
    曉離仙署趨紫微,夜接高儒讀青史。

    284 《長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陳羽詩)》 唐·盧綸

    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盡火星流。
    清風刻漏傳三殿,甲第歌鐘樂五侯。
    楚客病來鄉思苦,寂寥燈下不勝愁。

    285 《長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陳羽詩)》 唐·盧綸

    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盡火星流。
    清風刻漏傳三殿,甲第歌鐘樂五侯。
    楚客病來鄉思苦,寂寥燈下不勝愁。

    286 《雜曲》 唐·李益

    妾本蠶家女,不識貴門儀。
    藁砧持玉斧,交結五陵兒。
    十日或一見,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貴欲何為。

    287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 唐·李益

    我行空磧,見沙之磷磷,與草之冪冪,半沒胡兒磨劍石。
    當時洗劍血成川,至今草與沙皆赤。
    我因扣石問以言,水流嗚咽幽草根,君寧獨不怪陰磷?吹火熒熒又為碧,

    288 《野田行(一作于鵠詩)》 唐·李益

    日沒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嘯青冢,鬼火燒白楊。
    昔人未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斷腸。

    289 《荊門歌送兄赴夔州》 唐·李端

    余兄佐郡經西楚,餞行因賦荊門雨。
    sC々燮燮聲漸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

    290 《雨雪曲》 唐·李端

    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
    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
    若看關頭下,長榆葉定稀。

    291 《寒食行》 唐·王建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
    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

    292 《荊門行》 唐·王建

    江邊行人暮悠悠,山頭殊未見荊州。
    峴亭西南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看炊紅米煮白魚,夜向雞鳴店家宿。

    293 《田侍中宴席》 唐·王建

    香熏羅幕暖成煙,火照中庭燭滿筵。
    整頓舞衣呈玉腕,動搖歌扇露金鈿。
    青蛾側座調雙管,彩鳳斜飛入五弦。
    雖是沂公門下客,爭將肉眼看云天。

    294 《田侍中宴席》 唐·王建

    香熏羅幕暖成煙,火照中庭燭滿筵。
    整頓舞衣呈玉腕,動搖歌扇露金鈿。
    青蛾側座調雙管,彩鳳斜飛入五弦。
    雖是沂公門下客,爭將肉眼看云天。

    295 《春詞》 唐·王建

    良人朝早半夜起,櫻桃如珠露如水。
    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曉窗里。

    296 《贈李愬仆射二首》 唐·王建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
    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
    旗幡四面下營稠,手詔頻來老將憂。
    每日城南空挑戰,不知生縛入唐州。

    297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298 《逼寒節寄崔七(崔七,湖州崔使君之子)》 唐·朱灣

    閑庭只是長莓苔,三徑曾無車馬來。
    旅館尚愁寒食火,羈心懶向不然灰。
    門前下客雖彈鋏,溪畔窮魚且曝腮。
    他日趨庭應問禮,須言陋巷有顏回。

    299 《送韋判官歸薊門》 唐·于鵠

    桑干歸路遠,聞說亦愁人。
    有雪常經夏,無花空到春。
    下營云外火,收馬月中塵。
    白首從戎客,青衫未離身。

    300 《野田行(一作李益詩)》 唐·于鵠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上孤冢,鬼火燒白楊。
    昔人未為泉下客,若到此中還斷腸。

    * 關于下火的詩詞 描寫下火的詩詞 帶有下火的詩詞 包含下火的古詩詞(18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