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材的詩詞(462首)

    44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萬壑喬松,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熱莫齊,到頂方知天下小。

    442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目前機,真帝相。
    張都料輪材底輪材,李作頭{上祝下土}磉底{上祝下土}磉。
    動靜奚分兩處看,太平基業初無象。
    迥出常情,與誰共賞。
    佳客允呼自往來,瑞巖拍掌仙巖唱。
    潦倒龐公,精神迭宕。

    443 《為修樗作歌》 宋·釋文珦

    我愛巖間古樗櫟,蔽日參云過千尺。
    樵蘇來往作陰涼,不為風霜變顏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無大小皆選掄。
    豫章楩楠豈復有,獨以無用全其身。

    444 《樗櫟》 宋·釋文珦

    樗櫟非時用,悠悠任散材。
    自歸孤嶂下,已是十年來。
    世慮消除盡,閒門不得開。
    相過但清話,懶不置茶杯。

    445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問此庵,有誰直下肯承當。
    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網妙嚴莊。

    446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447 《恭和御制上元觀燈》 宋·蘇頌

    寶杯蓮燭艷宮臺,萬戶千門五夜開。
    樓下舞韶清吹發,云間鳴蹕翠華來。
    九賓宴集占風使,四近班陞構夏材。
    自愧周南獨留滯,十三年隔侍臣杯。

    448 《靈巖寺偃松一首》 宋·蘇籀

    直哉十尋干,亭亭無附枝。
    紆哉獨縱肆,蟠據何離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剛為謙屈,至高而聽卑。

    449 《贈策選軍將張仲舉其父故居鄉與先君游也》 宋·孫應時

    鐵馬橫戈三十秋,天涯肯忘舊父游。
    看君材氣萬人敵,何日關河一戰收。
    判把身心專報國,不憂骨相晚封侯。
    尊前感動書生恨,聽說當年下宿州。

    450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宋·孫應時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
    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
    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
    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451 《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 宋·王洋

    郡下一卷書,云自郵簽來。
    剝啄驚書眠,柴門手自開。
    上有驪珠光,照耀分塵埃。
    讀之未盡行,喜焰生寒灰。

    452 《次韻辛起李長篇》 宋·王洋

    十年抓牙官,百世傅風流。
    每思先賢范,爛漫涕不收。
    爭奪世界中,蕭灑自十洲。
    辛使東洲望,翹材錯薪槱。

    453 《枯柏》 宋·王洋

    齋前兩柏樹,其大皆十圍。
    我初營屋時,正與兩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籬。
    相去十步間,當夏無炎曦。

    454 《郭隗》 宋·徐鈞

    國主張羅網異材,一言隗始自為媒。
    他年能下齊城者,知自千金市骨來。

    455 《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正》 宋·于石

    銀爐熾炭麒麟紅,銷金帳暖熏籠烘。
    爨下有蠟可代薪,笑我夜寒癡坐然枯松。
    貧富貴賤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憐爾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棟施帡幪。

    456 《丞相王公挽詞》 宋·喻良能

    疇昔翹材館,疏庸獲屢游。
    袞衣無傲色,吐握有勤求。
    輔弼十年久,雍容片善收。
    至今天下士,語及淚交流。

    457 《試院一首》 宋·喻良能

    南國諸侯老賓客,霜葉青衫頭雪白。
    繡衣使者急搜賢,又向文場三捧檄。
    全閩多士如鄧林,大廈度材慚匠石。
    細看太白日萬言,時取武成二三策。

    458 《和南伯山行韻二首》 宋·袁說友

    日日登山復下山,崎嶇分寸絕難攀。
    已無魚腹江湖慮,肯怯羊腸道路彎。
    滿目詩材供各子,一杯醽醁染衰顏。
    四方弧矢男兒事,捫盡參墟莫畏艱。

    459 《送管廷輝歸章貢》 宋·曾豐

    久別重逢笑脫頤,休談愁緒殺腰圍。
    不如意處人人有,未放心時事事非。
    蔬筍家風難以住,鶯花天氣速人歸。
    歸囊強半詩材具,莫怪齊眉不下機。

    460 《送孫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豐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并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 關于下材的詩詞 描寫下材的詩詞 帶有下材的詩詞 包含下材的古詩詞(4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