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徹的詩詞(487首)

    181 《蝶戀花(壽陳山泉)》 宋·劉云甫

    一點郎星光徹曉。
    許大乾坤,難著經綸手。
    拂袖歸來應自笑。
    山翁偏愛林泉好。
    庭下兒孫歌壽酒。
    不獻蟠桃,不數安期棗。
    且喜今朝云出岫。
    定知霖雨蒼生早。

    婉約女子思念

    182 《念奴嬌》 宋·鄭元秀

    菊黃萸紫,近重陽、天氣秋光如洗。
    懷燕占熊,還又應、崧岳生申時節。
    玉女擎香,金仙持送,錦里歡聲徹。
    照人風度,滿懷俱是冰雪。

    古文觀止隱逸生活

    183 《賀新郎》 宋·鄭元秀

    逗曉晴煙斂。
    過書云、祥開五日,漏添宮線。
    葭莞飛灰微度暖,眷著梅梢尚淺。
    怪深院、笙簫如剪。

    184 《虞美人》 宋·鄭元秀

    瑤臺夜冷清霜泣。
    聽得雙成語。
    有人乘月下云端。
    吹徹鳳簫來此、伴棲鸞。
    尊前有個新番曲。
    不唱蟠桃熟。
    一杯聊駐玉精神。
    長與雪梅爭韻、更爭春。

    185 《滿江紅》 宋·趙希蓬

    縞兔黔烏,送不了、人間昏曉。
    問底事、紅塵野馬,浮生擾擾。
    萬古未來千古往,人生得夫知多少。
    嘆榮華、過眼只須臾,如風掃。

    186 《漢宮春》 宋·趙時奚

    霜皎千林,正石橋人靜,春滿橫塘。
    寒花自開自落,曉色昏黃。
    明沙暗草,對東風,深鎖閑堂。
    金漏短,江南路遠,夢回云冷瀟湘。

    詠物梅花品格

    187 《鶯啼序(有感)》 宋·趙文

    秋風又吹華發,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
    看前古、興亡墮淚,誰知歷歷今如古。
    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
    腸斷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賦。

    188 《鶯啼序(有感)》 宋·趙文

    秋風又吹華發,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
    看前古、興亡墮淚,誰知歷歷今如古。
    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
    腸斷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賦。

    189 《桂枝香(題寫韻軒)》 宋·詹玉

    紫薇花露,瀟灑作涼云,點商勾羽。
    字字飛仙,下筆一簾風雨。
    江亭月觀今如許。
    嘆飄零、墨香千古。

    190 《沁園春》 宋·崔中

    自己陽生,正是中虛,靜極動時。
    默地雷微震,沖開玉戶,天心朗徹,放下簾幃。
    真火沖融,靈泉復湊,不昧谷神何險危。
    自然妙,若三川龍躍,九萬鵬飛。

    191 《海上(四首)》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寫花梅花寓人

    192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193 《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明·朱栴

    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峰如畫。
    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獨倚危欄,神游無際,天地猶嫌隘。
    瓊臺玉宇,跨鸞思返仙界。

    登樓抒懷

    194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宋·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詠物梨花

    195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 明·袁宏道

    當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張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別贊頌寫人序文

    196 《趙威后問齊使》 先秦·佚名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邪?民亦無恙邪?王亦無恙邪?”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
    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對話憂國憂民

    19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98 《諱辯》 唐·韓愈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
    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
    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

    古文觀止避諱說理

    199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200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 關于下徹的詩詞 描寫下徹的詩詞 帶有下徹的詩詞 包含下徹的古詩詞(4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