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山路的詩詞(2282首)

    521 《湖山紀游》 宋·方岳

    兩山南北詩三百,付與秋風趙倚樓。
    忽憶老逋墳下路,梅花夜雪上孤舟。

    522 《念昔游四首》 宋·胡仲弓

    昔年游徑山,身在九天上。
    倚欄少徘徊,八極歸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萬狀。
    松風奏琴筑,煙嶼列屏障。

    523 《聽山中談虎賦二章》 宋·黎廷瑞

    樵夫山下日將暮,忽逢饑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齒如霜,舉頭為城腹為墓。
    偷生無計就死難,再拜祈哀號且訴。
    我貧且老孤無兒,瘦骨幾何君勿悮。

    524 《甲戌武康大水凈林寺山門殿屋悉皆倒敝》 宋·董嗣杲

    仲秋秋陰合,壁落走鼯鼠。
    徹宵風雨驟,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與溪,廬舍失處所。
    凈林古梵屋,木佛豈得御。

    525 《風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宋·董嗣杲

    用僧期不來,子午針頭誤。
    沉迷負所傳,老去眼隔霧。
    言甘說中少,見陋遭時惡。
    三椽當道架,山色翠回互。

    526 《覓李尉白犬》 宋·王炎

    長安少年好狗馬,日日遨游五陵下。
    八尺騰驤行地龍,突過無前追疾風。
    一箭穿空兩鵰墮,尚挾白羽腰骍弓。
    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殺山中白額虎。

    527 《寄題職方周員外廬山笑臺》 宋·宋庠

    周郎有舊隱,遠在南山陲。
    一笑偶為樂,九層遂成基。
    旁連醉令石,卻眺社僧碑。
    地遠云物秀,巖深松桂滋。

    528 《過下黃村》 宋·張镃

    山腰摘菜穿云里,山嘴吹煙接云起。
    響邊樵唱路幽幽,白處鵝群波瀰瀰。
    臨堤野毛槽盛水,破璧方簾自撩紙。
    相慶不望褭蹄金,落得清閑養妻子。

    529 《山堂紀實》 宋·張镃

    莓苔墻下斑讕長,煙霏谷口依稀上。
    晨輝逕奔烏聲來,夕影屢逢蟾魄晁。
    杖拖瘦路鳴敲鏗,天臺廬阜著腳行。
    中林穩置盤陀石,并坐不與孤云爭。

    530 《續蒲澗行》 宋·趙汝鐩

    戊戍正月二十五,搖轡東風蒲澗去。
    年年今日是時節,飛蓋傾城車塞路。
    野亭山館坐不遍,巚天席地千百處。
    開壺設樏紛酒炙,擘蟹錐{左日右豪}間醢脯。

    531 《過北雁蕩山下》 宋·林景熙

    驛路入芙蓉,秋高見早鴻。
    蕩云飛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龍穴,諸峰盡佛宮。
    如何靈運屐,不到此山中。

    532 《厓山大忠祠(二首)》 明·李東陽

    國亡不廢君臣義,莫道祥興是靖康。
    奔走恥隨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淪落,水底魚龍欲奮揚。
    此恨到今猶不極,厓山東下海茫茫。
    ¤

    533 《白巖山》 宋·戴表元

    漠漠溪風吹路塵,白巖山下幾窮身。
    秋深竹色老於樹,書靜鳥群喧勝人。
    何處人家藏剡錄,有時行客裹唐巾。
    平生笑殺禾翁子,剛為乘車棄負薪。

    534 《登山述懷》 宋·杜范

    抆淚別妻子,登山望歸舟。
    舟遠望不及,巖溜鳴咿嗄。
    足繭坐絕頂,晚色忽已稠。
    凄其杜宇聲,問我胡為留。

    535 《秋晚與許端甫山行》 宋·顧逢

    山行多妙處,妙在倚筇中。
    到此興難盡,吟成詩不同。
    松濤鳴絕壑,葉雨下晴空。
    鐘鼓云邊寺,應知有路通。

    536 《女幾山女仙廟》 宋·李復

    絳節高翔不可攀,尚留遺幾在空山。
    月明曾有芳簫過,松老時看舊鶴不。
    巖下春歸花寂寂,壁間云暗蘚斑斑。
    開元已遠霓裳絕,野草青青輦路閒。

    537 《贈柯山夏梅月》 宋·陸文圭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參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經緯十二辰,一國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復系周。

    538 《賦山庵梅花》 宋·舒岳祥

    庭前梅花八九樹,長為春風導先路。
    他山消息未曾真,特與詩人映門戶。
    無情有性悟色空,將影和香作言語。
    吳酥入酒斗輕萌,是雪是花并月咀。
    折來燭下看橫斜,素屏淡墨無聲句。

    539 《梁山劉制參園亭》 宋·孫應時

    劉侯家有相業堂,東都舊第城中央。
    劍南參謀今日發,官班且復尚書郎。
    買田筑室蟠龍下,閨門孝友師一鄉。
    好園十畝當道入,綠竹萬個攙天長。

    540 《次韻趙德輿山家》 宋·于石

    茅檐日暖臥寒林,過午老翁鼾睡聲。
    擾擾紅塵山下路,曉霜殘月有人行。

    * 關于下山路的詩詞 描寫下山路的詩詞 帶有下山路的詩詞 包含下山路的古詩詞(22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