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室的詩詞(1219首)
941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943
《送張幾仲知泰州》 宋·韓元吉
紫橐甘泉不愿留,虎符聊試海邊州。
長城底用騎圍鐵,下瀨直須船有樓。
草木已應知世望,江山好在得詩漢。
春風桃李西溪路,宣室歸來尚黑頭。
945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946
《寄茶與曾吉甫》 宋·劉子翚
兩焙春風一塍隔,玉尺銀槽分細色。
解苞難辨邑中黔,瀹盞方知天下白。
岸巾小啜橫碧齋,真味從底傾輸來。
曩歸畀余一語妙,三歲暗室鶩轟雷。
947
《嵩山》 宋·汪元量
行行太室峰,秋聲若鳴鏑。
流目矚崎嶇,蓬萊應咫尺。
上有神仙區,下有穆王宅。
徘徊復徘徊,泫然感疇昔。
八駿不重來,秋山空月白。
安得會璆韶,共作瑤池客。
948
《和趙積中》 宋·王之道
入室芝蘭氣不殊,逢君還憶見君初。
梅花正喜春懸鳳,藿葉俄同夏鱠魚。
下榻舊聞看孺子,負荊誰復謝相如。
艱難正離平戎策,及早東游叩帝居。
949
《送趙仲達》 宋·王之道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豈容輕慍喜。
白首如新傾蓋歡,誰解乘閒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
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能致此。
950
《東靈鷲》 宋·王之道
松蓋雨還偃,云扉風自關。
縱橫兩溪水,高下萬重山。
入室三彈指,臨淵一點顏。
懸知少來往,石筍綠苔斑。
951
《挽林天和》 宋·張元干
嘆息宜春守,抽簪未亂歸。
不應徒告老,要是久知幾。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療饑。
杜門何悔吝,牖下斂朝衣。
953
《太山篇》 元·楊維楨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上有云官、霞伯、明皇、玉女、金臺、石室高重重。
三十六天第一洞,是為蓬玄太空之上穹。
上帝賜以金篋之玉策,司命下土開群蒙。
954
《留肅子歌》 元·楊維楨
留肅子,草衣儒,居無室屋出無驢。
十年落魄走吳下,一日奮迅游天都。
自言袖有黃帝書,淮荒海盜及吳租。
大臣不諱省中休,法官交譏臺上烏。
草衣言事不畏死,請劍欲斬崔司徒。
955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956
《夢綠軒(有序)》 明·楊基
余與徐君幼文同謫鐘離,結屋四楹,幼文居東楹,余居西
楹。
又嘗賦詩曰:“夢里綠陰幽草,畫中春水人家。
何處江南風景,鶯啼小雨飛花。
960
《還汪正夫山陽小集》 宋·鄭獬
汪子文章何偉奇,如觀天子乘輿儀。
怛然暴見殊驚疑,舌拄上腭兩目癡。
定神屏氣試引窺,漸識羽衛行相隨。
金吾佽飛開中逵,橫刀執矟鐵馬馳。
* 關于下室的詩詞 描寫下室的詩詞 帶有下室的詩詞 包含下室的古詩詞(12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