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學方的詩詞(541首)

    81 《王籍文學求讀書堂詩》 宋·周必大

    倚相端能記典墳,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萬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從渠糟粕議,城南容我簡編親。
    鐵更三擿韋三絕,將圣猶然況后人。

    82 《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 宋·晁補之

    飛樓壓城城跨野,黃河逶迤避條華。
    城南鳥道拱高巖,入谷車箱不容馬。
    解鞍初步石苔青,細泉鳴遶竹間亭。
    肩輿直上十八折,維以采絲雙巨緪。

    83 《京府獄空降詔因寄大尹學士》 宋·楊億

    長安惡少罷探丸,桴鼓聲沉禁網寬。
    三尺舊章閑玉律,八行優詔下金鑾。
    帝臨宣室方前席,民值唐年恥畫冠。
    終日訟庭無一事,早調伊鼎佐湯盤。

    84 《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 宋·楊億

    獨攜瓶錫新安去,寒雨西風落葉頻。
    江水淺深清見底,山程高下險摧輪。
    社中香火延開士,肘后方書濟俗人。
    鄉樹再尋南國路,禪房空鎖帝城塵。

    85 《次韻答方晦之》 宋·強至

    昔時英杰未伸時,胯下淮陰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眾人謗口不須疑。
    討論直取遺經本,芟剔寧容異說枝。
    圣世尊儒君富學,等閑危涕莫交洟。

    86 《和吳伯承》 宋·張栻

    一葦湘可航,風濤逮春深。
    裴臺咫尺地,勇生復雨淫。
    窗前幾紅藥,俯首如不禁。
    悠悠覽物化,了了知予心。

    87 《寄徐吉父學士》 宋·陳師道

    臥龍山上摘黃花,曾共西風醉帽斜。
    當日已應天下樂,無人傳入畫圖夸。
    低頭強笑今何似,多病難堪懶自嗟。
    聞道承明方厭直,幾時來伴訪山家。

    88 《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宋·趙蕃

    湖山十里芰荷香,穩送朝天一夜航。
    前席固應思見賈,留行政不待徵黃。
    懸知筆下三千字,小試囊中一二方。
    自笑侯芭今白首,彈冠何敢企王陽。

    89 《用前人示諸兒韻》 宋·陳著

    世事紛游塵,薄俗囂鬭鶉。
    手足誰魯衛,肝膽多越秦。
    獨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從之游,義與同胞鈞。

    90 《次方峻峰餞行韻并柬蛟峰》 宋·姚勉

    公孫曲學聽渠阿,正則寧隨上下波。
    浪憶笑談今已矣,不知眠飯近如何。
    故人幾上書應少,俗客門前屨豈多。
    賴有潁濱相慰藉,夜床風雨對東坡。

    91 《攜家觀農事實驗場還憩鄰校六朝松下》 近代·陳三立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
    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
    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

    92 《翟方進》 宋·張嵲

    相君事郡當少時,見謂遲鈍遭謾欺。
    一從蔡叟問所適,羇游萬里來京師。
    從馮老姥織屨賣,學問聲名從此大。
    胡常初毀更見譽,一日超升登掾宰。

    93 《送七侄游學》 宋·陳杰

    迅甚風鵬翮,蕭然野鶴深。
    一經教子舊,萬里出門新。
    天下師傳道,方來友輔仁。
    異時吾悔殺,虛負空中春。

    94 《有贈鹿忽生麛承劉學錄惠詩以韻謝之》 宋·陳宓

    {上鹿下侖}鹿方辭贈,秋來忽有麛。
    暫能娛市隱,終遣傍云棲。
    幽事漁樵詫,佳篇李杜齊。
    行看雙挺角,未羨駭群雞。

    95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96 《題梅客生中丞平朔方卷》 明·王稚登

    靈武名高御史驄,更勞開府住云中。
    美人學舞魚腸劍,廝養能彎象弭弓。
    城下已無胡飲馬,帳前安用客和戎。
    不知今日騏飐閣,誰是西征第一功。

    97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9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9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00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 關于下學方的詩詞 描寫下學方的詩詞 帶有下學方的詩詞 包含下學方的古詩詞(5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