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妾的詩詞(314首)

    141 《鳳皇枝令》 宋·萬俟詠

    自臘月十五日放燈,縱都夾人夜游。
    婦女游者,珠簾下邀住,飲以金甌酒。
    有婦人飲酒畢,輒懷金甌。
    左右呼之,婦人曰:妾之夫性嚴,今帶酒容,何以自明。

    142 《步蟾宮》 宋·仲殊

    仙郎心似長江闊。
    妾意如、波間明月。
    相隨定、一帶向東流,共宴樂、無時暫歇。
    長生只在長歡悅。
    除此外、總應虛設。
    笙歌里、身住幾何年,十字兒、頭邊下撇。

    143 《步蟾宮》 宋·仲殊

    仙郎心似長江闊。
    妾意如、波間明月。
    相隨定、一帶向東流,共宴樂、無時暫歇。
    長生只在長歡悅。
    除此外、總應虛設。
    笙歌里、身住幾何年,十字兒、頭邊下撇。

    詠物梨花

    144 《賀新郎(贈建康鄭玉脫籍)》 宋·劉仙倫

    鄭玉非娼女。
    嘆塵緣未了,飄零被春留住。
    腸斷胭脂坡下路。
    成甚心情意緒。

    寫水抒懷憤懣愁苦

    145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獨。
    揩病眼、佳人何許。
    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貴,朱唇滯酒紅生肉。

    146 《括江神子》 宋·林正大

    拾遺流落錦宮城。
    故人情。
    眼為青。
    時向百花,潭水濯冠纓。

    147 《望江南》 宋·柳華淑

    何處笛,覺妾夢難諧。
    春色惱人眠不得,卷簾移步下香階。
    呵凍卜金釵。
    人云也,畢竟信音北乖。
    翠鎖雙蛾空宛轉,雁行箏柱強安排。
    終是沒情懷。

    宋詞三百首婉約詠物梅花

    148 《沁園春》 宋·劉氏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況乎亂離。
    奈惡因緣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為妾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東與西。
    心中事,把家書寫下,分付伊誰。

    149 《揚州慢》 宋·羅志仁

    危榭摧紅,斷磚埋玉,定王臺下園林。
    聽檣干燕子,訴別后驚心。
    盡江上、青峰好在,可憐曾是,野燒痕深。
    付瀟湘漁笛,吹殘今古鎖沈。

    150 《清涼山贊佛寺(四首選一)》 清·吳偉業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臺。
    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友人飲酒勸慰抒懷

    151 《長干行·其一》 唐·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唐詩三百首婦女生活懷遠

    152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153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54 《鳳歸云·閨怨》 唐·佚名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
    去便無消息,累換星霜。
    月下愁聽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鸞帳里,枉勞魂夢,夜夜飛揚。

    閨怨相思

    155 《莊辛論幸臣》 先秦·佚名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156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157 《管晏列傳》 兩漢·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5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5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60 《諱辯》 唐·韓愈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
    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
    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

    古文觀止避諱說理

    * 關于下妾的詩詞 描寫下妾的詩詞 帶有下妾的詩詞 包含下妾的古詩詞(3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