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半夜的詩詞(948首)
842
《送郭之赴廷試》 宋·李呂
半生鐵硯不償勞,攬鏡驚心已二毛。
縛虎正須還老手,插貂未肯付兒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峽魚龍息夜濤。
聞說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
843
《蘇臺憫農》 宋·王之道
稻田高下欲分畦,積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連夜雨,農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風濤決,千頃空憐稼穡低。
朝滿夕除應可信,望晴心緒憶昌黎。
844
《次韻蔡永叔雙頭芍藥》 宋·王之道
反復新詩對月華,規模猶及正而葩。
坐馳芍藥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夜半已酬連理約,風前還見一枝斜。
灘頭更下雙鸂鶒,併與妖紅作意夸。
845
《皇媧補天謠》 元·楊維楨
盤皇開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墮天狗。
璇樞缺壞奔星斗,輪雞環兔愁飛走。
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
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
846
《四景宮詞》 元·楊維楨
露下金盤濕星斗,池上烏啼千尺柳。
秋題未寫桐葉箋,春妝尚帶桃花酒。
十二簾開乞巧樓,小隊金針穿好手。
長生殿里記恩私,夜半牽衣掛樓后。
¤
847
《題陶弘景移居圖》 元·楊維楨
大奴擔簦挈壺餐,小奴籠雞約孤犭屯。
雪斑鹿前雙婉孌,水云牯背三溫黁。
中有玉立而長身,幅巾野服為何人?云是永明之隱君,身
有黑子七星文。
848
《三閣圖》 元·楊維楨
金陵新閣空中起,虎踞龍蟠鳳雙掎。
沉檀雕柱闞玉螭,麗華吹笙彩云里。
水晶簾空濾明月,三十六宮白于水。
紅塵巴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球。
850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851
《登繩金塔望廬山》 明·楊基
過魯必謁岱,入洛須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見香爐峰。
明登望湖亭,雨氣何空蒙。
山僧指點笑五老,正在煙云中。
852
《昔日》 宋·鄭獬
昔日揮毫多壯思,半天拂下鳳凰兒。
夜來雪灑松窗急,開卷先逢白發詩。
853
《出郭》 宋·陳造
江縣居人寒食下,少在縣中多在野。
哭聲不似笑聲長,麗服新妝盡游者。
長郊芳草接天綠,我亦行行策罷馬。
盍簪命醉豈不懷,卑官出入元無假。
855
《次韻何子溫祈晴二首》 宋·陳師道
夜半風回雨腳收,萬家和氣與云浮。
蕭條寒巷荒三徑,突兀晴空聳二樓。
勝日登臨輕一醉,下鄉昏墊肯同憂。
江空峽響魚龍落,盡放青青極目秋。
856
《晚村》 宋·鄭剛中
暑雨霽馀飛,翻溝水鳴玉。
半規入嵐霧,平疇愈新綠。
時有牧歸牛,一備過山曲。
吾廬附幽深,四面蔭修竹。
垂云下林梢,驚鳥目爭宿。
夜色迫書卷,呼童具燈燭。
858
《和似表弟次吳江》 宋·李彌遜
路入吳江眼倍明,長谼雨立萬□□。
仙翁曾下遼在鶴,詩老猶傳跨海鯨。
夜榜風蒲嗟去國,秋山云履趁尋盟。
憑誰剪取半江水,要聽寒潮枕底鳴。
859
《雹》 宋·鄧肅
黑云壓山山欲頹,阿香推車震不開。
廣寒宮中珠徑雨,狂風傾下九天來。
高堂砰轟倒四壁,萬瓦飛空如轉石。
燈火青熒不敢明,世間誰有膽三尺。
年來蠢動敢爭豪,鰍鱔起舞狐貍嗥。
一振天威百怪息,夜半云收北極高。
860
《閑居泉州》 宋·曹勛
平世功名不可期,羝羊自恨觸藩籬。
勞生漫弭眾人謗,雖死肯辜天下知。
勸進偶能回漠北,輸忠猶憶佐邊陲。
秋風一夜翻庭綠,曉看髭髯半作絲。
* 關于下半夜的詩詞 描寫下半夜的詩詞 帶有下半夜的詩詞 包含下半夜的古詩詞(9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