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元的詩詞(58首)

    41 《元道席上得秋風為題下為韻送廣信舍弟》 宋·韓維

    秋風感人切,況在欲別者。
    狂翻斷蓬轉,寒助離樽瀉。
    吹云急燕雁,獵草嘶代馬。
    莫作塞垣聲,端令客淚下。

    42 《送郭元之東下》 宋·鄭獬

    梢梢十幅健帆風,大醉長歌下浙東。
    甲乙未能求將相,詩書多是誤英雄。
    百年盡寄閒心外,萬事都拋冷笑中。
    白面書生少奇策,不知誰建太平功。

    43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韻》 宋·張栻

    歸袂隨云起,籃輿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卻關情。
    小倚枯藤杖,聊聽絕澗聲。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來迎。

    44 《和元晦醉下祝融》 宋·張栻

    云氣飄飄御晚風,笑談噓吸滿心胸。
    須臾斂盡還空碧,露出天邊無數峰。

    45 《石門竹生巖下拳曲無取眾方笑之蹈元乃獨諷詠》 宋·李彌遜

    農丞免官歸,門第冷於鐵。
    屬國埋胡塵,旁觀為心折。
    一朝百僚上,眾目仰光潔。
    賢愚雜平居,高士見錯節。

    46 《錢元質飲客月巖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巖下四》 宋·李流謙

    兩山齊起屹雙闕,一巖突出刳寒月。
    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聞宮角。
    向來妙思發天蘊,突兀小亭著能穩。
    漁郎撐舟更何之,不信武陵眉睫近。

    47 《元衡過邢園同廣聲終日坐于習堂梅樹之下得長》 宋·趙蕃

    一聞茅屋數株梅,三徑頻成為我開。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無饑雀下行苔。
    長吟共惜頻驚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為語清風莫輕掃,明朝更欲杖藜來。

    48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風》 宋·陽枋

    萬雷豗擊一江聲,本是風從水上行。
    斷港不妨尋住計,修涂未信阻歸程。
    間中已會失天靜,忙里依然心地平。
    險阻怪巖行半百,扁舟肯學夜多驚。

    49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風》 宋·陽枋

    詩翁下語寫心聲,說破云濤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兩句,放懷休數八千程。
    時因極凍方回暖,水若無風還自平。
    一點陽和消息好,江邊柳眼又眠驚。

    50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風》 宋·陽枋

    水本無聲風作聲,何民主坎止與流行。
    掀天不礙翻洪浪,到海須知有去程。
    可以東形暫激,不容軒輊性元平。
    懸知讀易如程子,舟壓銀濤膽不驚。

    51 《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 元·王惲

    記誤)且憶馬賓王來事可為云語,因感而賦此,以見其志云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
    對草草杯盤,昏昏燈火,客里京師。
    比量舊年心事,笑蹉跎、書劍向來非。
    誰著朱衣白蘭,春風三拜龍墀。

    52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 宋·釋智圓

    所棲幽致異人寰,野艇秋歸碧浪間。
    殘日淡煙凝望處,參差樓閣認孤山。

    53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 宋·釋智圓

    窮居已躡黔婁跡,孤島徒稱瑪瑙坡。
    糗飯蔾羹且閑樂,更無車馬暫經過。

    54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 宋·釋智圓

    煙波云木映閑扉,養病深棲是所宜。
    便欲上生尋內院,卻因泉石住多時。

    55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 宋·釋智圓

    虛堂入夏講殘經,不擊鐘聲擊鼓聲。
    林下唯君問幽趣,紀陽儀式近方成。

    56 《詠史下·龐士元》 宋·陳普

    放虎山林計已非,蛟龍云雨意猶遲。
    士元驥足思騰踏,盍有劉琮不告時。

    57 《王亞之元夕招客庭下紅梅兩株相對盛開》 宋·王洋

    君家不種通神錢,只種春色留庭前。
    庭前春色誰最妍,二女解佩來江邊。
    沉沉華屋清夜起,火樹銀花月如水。
    自然顏色變韶稚,況乃新妝露初洗。

    58 《八月上浣與張元輔張子濟小飲德慶貢院聽檐下》 宋·曾豐

    金氣涵秋晚,銀河耿夜晴。
    天涂云色淡,月浸桂花清。
    露坐疑僵發,風餐欲冰羹。
    壁蟲不相亮,更作戒寒聲。

    * 關于下元的詩詞 描寫下元的詩詞 帶有下元的詩詞 包含下元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