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下平的詩詞(1945首)
982
《綺寮怨(和兒韻)》 宋·趙功可
忽忽東風又老,冷云吹晚陰。
疏簾下、茶鼎孤煙,斷橋外,梅豆千林。
江南庚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
倚闌干、一扇涼風,看平地、落花如雪深。
983
《游獵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游昆侖暮滄海。
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為佐,大人王母遙相待。
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984
《出塞曲》 唐·張琰
腰間插雄劍,中夜龍虎吼。
平明登前途,萬里不回首。
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
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
985
《滿江紅 盧溝橋》 元·張野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
凡幾度、馬蹄平踏,臥虹千尺。
眼底關河仍似舊,鬢邊歲月還非昔。
并闌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識。
986
《長蘆渡江往金陵》 明·張以寧
春日三竿上翠屏,曉風五兩下蘆汀。
水兼天去無邊白,山過江來不斷青。
沙觜潮回平雁跡,海門雨至帶龍腥。
升平不復《后庭》曲,睡起漁歌爛熳聽。
987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988
《劉磐幕》 宋·許元信
山懸翠幙幾千丈,我疑山頂即天上。
捫蘿躡蹬到山巔,猶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應無極,幕阜蒼蒼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傳,對此遙看一鏡圓。
當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992
《賢臺行》 元·郝經
高臺突兀燕山碧,黃金泥多土猶濕。
曉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親前席。
費盡黃金臺始成,一朝拜隗人盡驚。
誰知平地幾層土,中有全齊七十城。
993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994
《費將軍凱還歌》 明·黃哲
費侯佐國文且武,禮樂從容在軍旅。
漢家卿相誰得如,云臺功臣祭征虜。
王師轉戰下山東,大將平燕無限功。
復有奇兵專節制,將軍同日度居庸。
996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997
《長安壩河道中》 明·平野襄公
三月臨平山下宿,沙棠一舟帆數幅。
清晨鼓枻看山行,兩岸人家春水綠。
岸上人家掛酒旗,幾樹桃花映修竹。
路人問我將何之,我欲尋師向天目。
998
《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 明·宋訥
君不見夏圭昔寫漁村春霧時,江山半入無聲詩。
又不見馬麟昔作關山秋色圖,千里風煙來座隅。
夏圭馬麟去已遠,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畫者亂如麻,吳興近數唐子華。
999
《鐵券歌》 明·湯胤勣
羅平逆鳥窺唐鹿,太宗泉下英靈哭。
錦樹將軍握槊來,妖氛一掃乾綱肅。
半邊古瓦黃金縷,翰苑文章鋪錦繡。
宰臣擎出鳳凰城,兒孫永世承天祐。
1000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 關于上下平的詩詞 描寫上下平的詩詞 帶有上下平的詩詞 包含上下平的古詩詞(19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