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晏殊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闌人散草草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
依前黃葉西風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清平樂》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春去秋來》是晏殊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季節更迭和人事變遷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光。
景千留不住酒闌,
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依前,
黃葉西風。
中文譯文:
春天離去,秋天來臨,往事在哪里?
燕子飛回,蘭花披露光。
美景無法停留在酒杯邊,
人們散去,我草草地獨自倚在梧桐旁。
我記得去年的今天與往昔一樣,
黃葉隨西風飄落。
詩意:
這首詩詞以季節的更迭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易逝、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和秋天的到來,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消逝。燕子歸巢,蘭花凋零,正是季節變換的標志,也象征著人事的變動。詩人坐在階前的梧桐樹下,回憶著過去,感慨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最后,提到去年的今天與現在一樣,黃葉隨著西風飄落,暗示著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春去秋來的景象,詩人將季節的變化與人生的經歷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過去的回憶。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富有意境,如燕子歸巢、蘭花凋零,烘托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最后兩句表達了歲月如梭,時光的不可逆轉,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嘆。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晏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傳達了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和對光陰的珍惜之情。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推移和生命的脆弱,進而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珍惜當下的重要性。
《清平樂》晏殊 拼音讀音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chūn qù qiū lái
春去秋來
wǎng shì zhī hé chǔ
往事知何處
yàn zi guī fēi lán qì lù
燕子歸飛蘭泣露
guāng jǐng qiān liú bú zhù
光景千留不住
jiǔ lán rén sàn cǎo cǎo
酒闌人散草草
xián jiē dú yǐ wú tóng
閑階獨倚梧桐
jì de qù nián jīn rì
記得去年今日
yī qián huáng yè xī fēng
依前黃葉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