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看花憐并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日看花憐并葉”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元絳)

元絳(1008—1083),字厚之,錢塘人,一說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學家。祖籍南城縣東興鄉蘇源村(今江西省黎川縣荷源鄉蘇源村)人,祖父元德昭為五代吳越丞相,遂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歲能作詩。以廷試誤賦韻,得學究出身。再舉登第,調江寧推官。遷江西轉運判官,知臺州。儂智高反嶺南,宿軍邕州;絳供軍餉有功。累遷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后罷知潁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豐六年卒,年76,謚“章簡”。著有《玉堂集》、《全宋詞》存其詞2首,《宋詩紀事》存其詩6首。
《句》元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宋代元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日看花憐并葉,
今朝斗草得宜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不同時刻觀賞花草的心境和所感受到的美。第一句表達了作者在五月的某一天仰望花朵時,不僅欣賞花的美麗,還同樣憐愛花葉的嬌嫩。第二句則描述了作者在今天早晨觀看草地,發現草木茂盛且生機勃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細微之處的關注。作者通過觀賞花朵和草地,傳達了對生命力和自然生態的敬畏之情。詩中的"五日"和"今朝"分別指代不同的時間點,展示了作者對不同時刻景色的觀察和感受。
第一句"五日看花憐并葉"中,"五日"意味著五月的某一天,可能是五月的第五天,也可能是其他的五月日期。作者在這一天欣賞花朵時,不僅專注于花朵的美麗,也同樣憐愛并賞識花葉的細膩和嬌嫩。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賞識之情,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細膩的情感。
第二句"今朝斗草得宜男"中,"今朝"指的是當天的早晨。作者觀察到草地上的草木茂盛,生機勃勃。"斗草得宜男"形象地描述了草地的生長狀況,意味著草的生長旺盛而且有序,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繁榮景象。
整首詩以簡練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真摯情感和對生命力的贊美。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描寫,作者展示了對花朵和草木的敬畏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大自然生態的認同和贊美。這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呈現出宋代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獨特感悟。
“五日看花憐并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wǔ rì kàn huā lián bìng yè, jīn zhāo dòu cǎo dé yí nán.
五日看花憐并葉,今朝斗草得宜男。
“五日看花憐并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