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取寄情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取寄情親”全詩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九日得新字》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得新字》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詩。它描寫了作者在初九重陽節的晨間,登高聽古人故事,帶著酒去拜訪幽僻的知音,在那里享受飲酒的樂趣和試穿新衣的快樂。詩中還提到了茱萸,將其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初九還沒到十天(即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早晨已經來到。
登高聽古代的故事,帶著酒去拜訪幽僻的別人。
放下帽子,盡情地喝酒,交給衣服一同試穿新的。
茱萸正好可以佩戴,摘下來寄托深情給親人。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重陽節的清晨,登高聆聽古代故事,與隱士交談,享受喝酒、試穿新衣的快樂。詩人帶著濃郁的親情之情,將摘下的茱萸作為禮物,借以表達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通過描繪豐富的情境和飽滿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家人之間深情厚意的體驗和思考。
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語氣寫就,以樸實的筆法描繪出了作者在重陽節的歡樂氛圍。同時,詩人通過描繪登高、品茶、拜訪友人、享受飲酒的場景,展示了他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親情友誼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以平和快樂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際關系的理解和珍惜。
“折取寄情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dé xīn zì
九日得新字
chū jiǔ wèi chéng xún, chóng yáng jí cǐ chén.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dēng gāo wén gǔ shì, zài jiǔ fǎng yōu rén.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luò mào zì huān yǐn, shòu yī tóng shì xīn.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zhū yú zhèng kě pèi, zhé qǔ jì qíng qīn.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折取寄情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