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憐窗下兩三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最憐窗下兩三枝”全詩
不壓垅頭千百樹,最憐窗下兩三枝。
幽深真似離騷句,枯健獨如賣島詩。
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
分類:
作者簡介(徐璣)
徐璣(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淵,號靈淵,浙江溫州永嘉松臺里人。祖籍福建晉江安海徐狀元巷人,唐狀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為溫州永嘉人”。福建晉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職,浮沉州縣, 為官清正,守法不阿,為民辦過有益之事。建安主簿任內,安撫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監造貢茶,拒絕額外之取,移永州司理,兵官大執平民為賦,徐璣—一查明,予以釋放。為龍溪縣丞,鄉里豪富強占坡塘,他經過調查,恢復舊觀,后調武當今,擬去官從葉適游,未及而牢。“詩與徐照如出一手,蓋四靈同一機軸,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紀昀《四庫全書總目錄》)有《二激亭詩集》。 亦喜書法,“無一食去紙筆;暮年,書稍近《蘭亭》”(葉適《徐文淵墓志銘》)后改長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梅》徐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是宋代徐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是誰曾種白玻璃,
京絕寒流一點奇。
不壓垅頭千百樹,
最憐窗下兩三枝。
幽深真似離騷句,
枯健獨如賣島詩。
吟到月斜渾未色,
蕭蕭鬢影有風吹。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述,展現了梅花的堅韌、深邃和高潔之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梅花的傾慕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梅花的獨特之美和品質。首句“是誰曾種白玻璃”,通過將梅花比喻為“白玻璃”,形象地描繪了梅花潔白透明的外貌。接著描述了梅花在京城的寒流中獨自綻放,顯示了梅花不畏嚴寒、頑強生長的特點。
詩中還提到梅花“不壓垅頭千百樹”,意味著梅花不需要靠數量來顯示自己的美麗,只需幾枝就足以令人心醉。這種簡約而高貴的風范使得梅花更加珍貴和令人憐愛。
隨后,詩人將梅花的特質與文學作品進行了對比。他將梅花的幽深與離騷詩相比,將梅花的枯健與賣島詩相類比,表達了對梅花藝術價值的認同和贊美。
最后兩句“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以秋夜的景色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吟詠梅花的情景。月色斜照下,梅花依然在風中搖曳,詩人的鬢發隨風舞動,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既表達了梅花的高潔堅韌之美,又展示了詩人對梅花的傾慕之情,具有深刻的意境和詩意,被譽為宋代描寫梅花的經典之作。
“最憐窗下兩三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梅
shì shuí céng zhǒng bái bō lí, jīng jué hán liú yì diǎn qí.
是誰曾種白玻璃,京絕寒流一點奇。
bù yā lǒng tóu qiān bǎi shù, zuì lián chuāng xià liǎng sān zhī.
不壓垅頭千百樹,最憐窗下兩三枝。
yōu shēn zhēn sì lí sāo jù, kū jiàn dú rú mài dǎo shī.
幽深真似離騷句,枯健獨如賣島詩。
yín dào yuè xié hún wèi sè, xiāo xiāo bìn yǐng yǒu fēng chuī.
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
“最憐窗下兩三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