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舊游無處不堪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游無處不堪尋”出自宋代章良能的《小重山》,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iù yóu wú chǔ bù kān xún,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舊游無處不堪尋”全詩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馀風軟碎鳴禽。
    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
    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游無處不堪尋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作者簡介(章良能)

    章良能(?~1214),父章駒,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翻譯及注釋

    翻譯
    柳色深暗
    花姿明麗
    濃濃一片燦爛春景,
    小巧闌干邊
    剛抽出的花芽如玉簪,
    那是羞紅的芍藥
    正暗自結苞含情。
    細雨止后
    暖風軟軟里
    送來一陣細碎鳥鳴。
    白晝緩緩拖長
    猶帶初情的談談春陰。
    過去的去了
    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
    正是春光和熙
    了不牽掛悠閑一身,
    只需趁興游賞
    將水榭亭臺登臨。
    啊,處處都尋見
    昔日游歷的依稀腳印,
    無可找尋的
    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注釋
    1.春事:春色,春意。
    2.簪:婦女插鬢的針形首飾,這里形容纖細的花芽。
    3.風軟碎鳴禽:用杜荀鶴《春宮怨》:“風暖鳥聲碎”的詩句。碎,鳥鳴聲細碎。
    4.遲遲:和緩的樣子。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柳色春花明麗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欄里的紅芍藥,已經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頭上的美麗飾物。雨后的春風,更顯得溫柔輕盈,到處響著各種鳥雀宛囀的迎接春天的歌聲。太陽緩緩升起,晴空中尚有一點烏云。
    以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顧思索。趁著美好的春景,趕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覽。舊日游玩過的跡印,如今處處都可找尋。但無處可尋的,就是一顆少年時的心。

    注釋
    ⑴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⑵春事:春色,春意。
    ⑶闌:同“欄”。
    ⑸簪:婦女插鬢的針形首飾,這里形容纖細的花芽。
    ⑷芍藥:別名將離、離草,屬虎耳草目,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
    ⑹風軟碎鳴禽:用杜荀鶴《春宮怨》:“風暖鳥聲碎”的詩句。碎,鳥鳴聲細碎。
    ⑺遲遲:和緩的樣子。
    ⑻一分陰:天上少許烏云,一點點陰。
    ⑼沉吟:深深的思念
    ⑽時序:節候;時節。
    ⑾登臨:登山臨水。也指游覽。
    ⑿舊游:昔日游覽的地方。
    ⒀不堪:不可;不能。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賞析

      這首詞所寫的,可能并非詞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鄉做官多年,終于久游歸來,或者少年時曾在某地生活過,而此時又親至其地,重尋舊跡。

      “小闌”兩句,畫出那小闌干圍著的花圃,紅芍藥長得枝葉繁茂,花兒已經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這亦即是晁補之筆下所描寫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一欄紅藥,倚風含露,春自未曾歸去。”(《金鳳鉤》)“雨余”句寫風聲,鳥鳴聲,用杜荀鶴《春宮怨》詩意:“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正當雨后初晴,風軟煙淡,空氣溫潤和暖。“秦觀詞亦有“花影亂,鶯聲碎”之句。鳴聲隨暖風送入耳際,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這里寫出春將逝去而光陰猶足可流連。“遲遲日”兩句,點明季節特征,是白晝漸長,日影闌珊,即所謂“春欲盡,日遲遲。”“一分陰”,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猶帶”兩字,使語氣顯得宛轉,對春欲盡不無悵觸而情調并不低沉。季節正當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欄里的紅芍藥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狀如簪)。這不光由于季節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潤。“雨余”二字,雖然到第四句才點出,但這一因素,實際上貫串著整個景物描寫。由于春雨之后,天氣穩定,風和日麗,鳥雀喚晴,鳴聲也格外歡快。一個“碎”字,見出鳥雀聲紛繁,乃至多樣。春日遲遲,由春入夏,白天越來越長。而濕潤的春天,總愛播陰弄晴,“猶帶一分陰”,正顯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嫵媚。總之,詞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點,寫出眼前風物的令人流連忘返。

      換頭“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從心理過程看,它是經過一番盤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見作者面臨舊游之地對往事有過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閑時序好”勸自己登臨游賞。“時序好”,并非寬慰自己的泛泛之詞,從上片寫景中,已顯示了這一點。“舊游”三句,語意忽又一轉,寫登臨以后觸景傷神,心情轉向惆悵。劉過《唐多令》結末有云:“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是說美景當前,載酒泛舟江上,但已無法回復到昔日同舟游樂的心情,李攀龍云其“因黃鶴樓再游而追憶故人不在,遂舉目有江上之感,詞意何等凄愴。”與之相較,本詞末尾雖亦寫今昔之感,卻不用直敘而用深一層寫法,先說舊地風光,歷歷可尋,但仍悵然若有所失,所尋求的究竟是什么,“惟有”兩字一轉指出縱使風景不殊,但年少登臨時那種豪情壯懷,卻已隨流光而消逝,無從尋覓。放眼四望,春光將盡,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國事日非,雖欲有所作為而不可能。

      詞所表現的情緒是復雜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時,在一切都可以復尋、都依稀如往日的情況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時那種心境,詞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悵。但少年時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氣、心境最為歡樂的時代,那種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滿著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須稍一回首,總要使自己受到某種激發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尋那一顆少年心,這里又不能說不帶有某種少年情緒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對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滿。“回來吧,少年心!”詞人茫然若失之際,在潛意識里似乎有這種呼喚。可以說,詞人的情緒應該是既有感恨,又不無追求,盡管他知道這種追求是不會有著落的。

      詞的上片寫春深雨后的環境氣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復雜的心境意緒,它令人賞心悅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換頭“往事莫沉吟”,對于上片寫景來說,宕出很遠。而次句“身閑時序好”,又轉過來承接了上片關于景物時序的描寫,把對于往事的沉吟排遣開了。

      “舊游無處不堪尋”,見出登臨尋訪,客觀環境并沒有惹人不愉快之處,但語中卻帶出“舊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無尋處,唯有少年心”,“無尋處”,三字重疊,以承為轉,并且大大加強了轉折的力量。過去的人生軌跡雖然還能找到,但少年時代那種天真爛漫的活潑之心已無法找到,找得到的東西反而增添,找不到東西的悵惘之情,使讀者也不免感慨萬分。詞就這樣一次次地鋪展開來,又一次次地收轉回來,使詩詞既有氣勢,又把作者通過寫詞表達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舊游無處不堪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óng shān
    小重山

    liǔ àn huā míng chūn shì shēn.
    柳暗花明春事深。
    xiǎo lán hóng sháo yào, yǐ chōu zān.
    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yǔ yú fēng ruǎn suì míng qín.
    雨馀風軟碎鳴禽。
    chí chí rì, yóu dài yī fēn yīn.
    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wǎng shì mò chén yín.
    往事莫沉吟。
    shēn xián shí xù hǎo, qiě dēng lín.
    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jiù yóu wú chǔ bù kān xún.
    舊游無處不堪尋。
    wú xún chù, wéi yǒu shào nián xīn.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舊游無處不堪尋”平仄韻腳

    拼音:jiù yóu wú chǔ bù kān xú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舊游無處不堪尋”的相關詩句

    “舊游無處不堪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舊游無處不堪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舊游無處不堪尋”出自章良能的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