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小重山

    《宋史·樂志》:“雙調”。李邴詞名《小沖山》。姜夔詞名《小重山令》。韓淲詞有“點染煙濃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小重山(欽譜)簡介

    《宋史·樂志》:“雙調”。李邴詞名《小沖山》。姜夔詞名《小重山令》。韓淲詞有“點染煙濃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小重山(欽譜) 格律一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 薛昭蘊

      春到長門春草青 玉階華露滴 月朧明 東風吹斷玉簫聲 宮漏促 簾外曉啼鶯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仄讀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元詞俱照此填。若趙詞之添字、《梅苑》詞之減字、黃詞之押仄韻,皆變體也。 按和凝詞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郤詵枝”,“群”字平聲。第三句“曉花擎露妒啼妝”,“曉”字仄聲。結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聲。后段第二句“管弦分響亮、探花期”,“管”字仄聲。第三句“光陰占斷曲江池”,“光”字平聲。又毛滂詞前段結句“玉堂客、于此勸春耕”,“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平韻二詞。

    小重山(欽譜) 格律二 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趙長卿

      一夜中庭拂翠條 碧紗窗外雨 長涼飆 潮來漲水恰平橋 添清景 疏韻響 入芭蕉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句平仄仄讀仄平平韻

    此與薛詞同,惟前后段兩結句各添一字異。 按張先集有《感皇恩》詞“延壽蕓香七世孫,華軒承大對、見經綸。溟魚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騎、從清塵。玉樹瑩風神,同時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鳳池人。蓬萊閣,黃閤坐、遲談賓。”正與此同。《詞律》誤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詞《感皇恩》體從無用平韻者,張詞蓋《添字小重山》也,故錄趙詞以證之。

    小重山(欽譜) 格律三 雙調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 《梅苑》無名氏

      不是蛾兒不是酥 化工應道也難摹 花兒清瘦影兒孤 多情處 時有暗香浮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讀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薛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減一字異。 按《梅苑》詞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動紅云”,又元劉景翔詞“紅香浮玉醉客頹”,并與此同。 前段結句“浮”字本十一尤韻,按《中原雅音》,“浮”字付無切,又吳越間方言“浮”讀作“無”,故可借押。

    小重山(欽譜) 格律四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黃子行

      一點斜陽紅欲滴 白鷗飛不盡 楚天碧 漁歌聲斷晚風急 攬蘆花 飛雪滿林濕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讀仄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平仄韻

    此調例押平聲韻,此詞押入聲韻,即《樂府指迷》所謂平聲字可以入聲替也。

    小重山(龍譜)簡介

    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小重山(龍譜) 格律一 定格 韋莊

      一閉昭陽春又春 夜寒宮漏永 夢君恩 臥思陳事暗銷魂 羅衣濕 紅袂有啼痕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小重山詞牌名古詩詞(157首)

    1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豪放壯志難酬

    2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端午節風俗感傷失意

    3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宋·李清照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春天寫景月亮惜春

    4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馀風軟碎鳴禽。
    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
    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游無處不堪尋。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婉約寫景感慨

    5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宋·賀鑄

    花院深疑無路通。
    碧紗窗影下,玉芙蓉。
    當時偏恨五更鐘。
    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
    一雙金縷枕,半床空。
    畫橋臨水鳳城東。
    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愛情離別相思

    6 小重山·碧幕霞綃一縷紅》 宋·陳亮

    碧幕霞綃一縷紅。
    槐枝啼宿鳥,冷煙濃。
    小樓愁倚畫闌東。
    黃昏月,一笛碧云風。
    往事已成空。
    夢魂飛不到,楚王宮。
    翠綃和淚暗偷封。
    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抒情

    7 小重山》 宋·賀鑄

    飄徑梅英雪未融。
    芳菲消息到,杳梢紅。
    隔年歡事水西東。
    凝思久,不語坐書空。
    回想夾城中。
    彩山簫鼓沸,綺羅叢。
    鈿輪珠網玉花驄。
    香陌上,誰與斗春風。

    8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宋·姜夔

    人繞湘皋月墜時。
    斜橫花樹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
    鷗去昔游非。
    遙憐花可可,夢依依。
    九疑云杳斷魂啼。
    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婉約詠物梅花寫人相思

    9 小重山》 宋·楊冠卿

    一笑回眸百媚生。
    嬌羞佯不語,艷波橫。
    緩移蓮步繞階行。
    凝情久,幽怨吒銀箏。
    些事那回曾。
    水晶雙枕冷,簟紋平。
    窺人燕子苦無情。
    驚夢斷,何處覓云行。

    10 小重山·秋到長門秋草黃》 唐·薛昭蘊

    秋到長門秋草黃。
    畫梁雙燕去,出宮墻。
    玉簫無復理霓裳。
    金蟬墜,鸞鏡掩休妝。
    憶昔在昭陽。
    舞衣紅綬帶,繡鴛鴦。
    至今猶惹御爐香。
    魂夢斷,愁聽漏更長。

    秋天追憶同情

    11 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呂渭老

    半夜燈殘鼠上檠。
    上窗風動竹,月微明。
    夢魂偏記水西亭。
    瑯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
    酒闌人散斗西傾。
    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七夕節記夢回憶

    12 小重山·春愁》 宋·吳淑姬

    謝了荼縻春事休。
    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
    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
    一川煙草浪,襯云浮。
    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抒懷女子

    13 小重山·一閉昭陽春又春》 唐·韋莊

    一閉昭陽春又春。
    夜寒宮漏永,夢君恩。
    臥思陳事暗銷魂。
    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
    繞亭芳草綠,倚長門。
    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宮廷寫人惆悵

    14 小重山·綠樹鶯啼春正濃》 宋·何大圭

    綠樹鶯啼春正濃,釵頭青杏小,綠成叢。
    玉船風動酒鱗紅。
    歌聲咽,相見幾時重?
    車馬去匆匆,路隨芳草遠,恨無窮。
    相思只在夢魂中。
    今宵月,偏照小樓東。

    婉約送別相思

    15 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清·張景祁

    幾點疏雅謄柳條。
    江南煙草綠,夢迢迢。
    十年舊約斷瓊簫。
    西樓下,何處玉驄驕?
    酒醒又今宵。
    畫屏殘月上,篆香銷。
    憑將心事記回潮。
    青溪水,流得到紅橋。

    婉約寫景抒情

    16 小重山》 宋·何夢桂

    吹斷笙簫春夢寒。
    倚樓思往事,淚偷彈。
    別時容易見時難。
    相看處,惟有玉連環。
    人在萬重山。
    近來應不似,舊時顏。
    重門深院柳陰間。
    曾攜手,休去倚危闌。

    17 小重山·誰向江頭遺恨濃》 宋·祖可

    誰向江頭遺恨濃,碧波流不斷,楚山重。
    柳煙和雨隔疏鐘。
    黃昏后,羅幕更朦朧。
    桃李小園空,阿誰猶笑語,拾殘紅?珠簾卷盡夜來風。
    人不見,春在綠蕪中。

    婉約惜春

    18 小重山》 宋·趙佶

    羅綺生香嬌上春。
    金蓮開陸海,艷都城。
    寶輿回望翠峰青。
    東風鼓,吹下半天星。
    萬井賀升平。
    行歌花滿路,月隨人。
    龍樓一點玉燈明。
    蕭韶遠,高宴在蓬瀛。

    19 小重山》 宋·蔡伸

    淡淡秋容煙水寒。
    樓高清夜永,倚闌干。
    玉人不見坐長嘆。
    簫聲遠,明月滿空山。
    遐想綠云鬟。
    青冥風露冷,獨乘鸞。
    別時容易見時難。
    憑孤枕,聊復夢嬋娟。

    20 小重山》 宋·魏了翁

    缺然。
    小詞寄五兄代勸
    養得兒男百不中。
    年年隨舉子,踏春風。
    壽觴庭院燕泥融。
    將雛處,長是半西東。
    移孝便為忠。
    兒行雖在遠,母心同。
    若將一念答天公。
    歸來拜,也勝橘雙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