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切切吹衣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風切切吹衣冷”全詩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作者簡介(李頎)
少室雪晴送王寧翻譯及注釋
翻譯
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幾峰更特別。
一峰晴朗陽光照,一峰皚皚鋪白雪。
隔城遙望半山上,處處青松連青松。
余輝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無窮。
白云幾縷有還無,山光變化難形容。
王寧與我興致高,賞玩幽境忘啟程。
北風呼嘯聲凄厲,吹在身上透骨冷。
浮橋依依惜別時,緊勒轡頭馬不行。
不忍離別頻回首,含情眺望南山嶺。
注釋
1.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縣北,東距太室山約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王寧:生卒事跡不詳。
2.少室眾峰:《河南通志·山川上·河南府》:“少室山,在登封縣西十七里,一名季室,見《山海經注》,一名負黍山,有負黍城在其南。周圍方百里,上有三十六峰。”
3.幾峰別:謂眾峰中有幾峰更為奇異。少室山有三十六峰,主峰玉寨山1500多米,為嵩山最高峰。別:格外不同。
4.見:同“現”。
5.隔城半山:指為城所隔,只能見到半山。隔城:有城郭阻隔。
6.峨峨:盛多貌。
7.過景:落日余輝。
8.不可道:妙不可言。
9.難為容:難以形容其狀。
10.行人:指王寧。
11.幽境:清幽的勝境。
12.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凄切、急促。
少室雪晴送王寧創作背景
此首五言古詩,寫少室山雪后初晴,詩人送友王寧遠行時所作。少室雪晴送王寧鑒賞
開頭兩句,勾勒出少室山山峰眾多,晴雪不同的總的景象。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少室山有三十六峰,形態各異,有“九頂蓮花砦”,有“旗、鼓、劍、印、鐘”五峰,還有被譽為嵩山八景之一的“少室晴雪”。但是詩人不是寫少室山峰各種奇異的形態,而是寫少室諸峰雪后的奇姿麗容,雪后的少室眾峰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山峰和其他山峰有明顯的區別。“一峰晴見一峰雪”,雪后初晴,少室諸峰,有的因冬日晴暖,陽光照射而積雪溶化,現出了青翠秀美的本來面貌,也有的山峰因陽光不足,依然被白雪覆蓋,在日光映照下,紅裝素裹,更加綺麗多姿。詩人寫雪后少室眾峰,能從大處著筆,寫出眾峰同中之異,別具特色。
第三,四句是對第二句的展開,以“半山青松”寫晴峰,以“素色峨峨”應雪峰,一個“連”字,寫出晴峰的廣袤,兩個“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在色彩上青白相間,非常素美。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如果說頭兩句,詩人好象從高處俯瞰少室諸峰的雪景,那么這兩句詩則換了一個角度,從城中遙望少室諸峰。從城內望山,因為有城郭阻隔視線,只能見到山的上一半,這半山峰上布滿了青松,在一片銀白的世界里,更顯得蒼翠挺拔,剛毅頑強;而周圍的山巒,重重疊疊,盡被白雪染成素色,青峰白雪,翠玉交輝,更增添了少室山的嫵媚。
第五、六句寫晴。雪后初晴,天空湛藍,落日斜照,幾縷欲盡未盡的白云纏于山腰,浮予松上,青、紅、藍、白四色輝映,白云、斜暉,青松、雪峰動靜相襯。同時,半山青松,松上自云,云上雪峰,雪映落霞,層次鮮明,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詩題中“少室雪晴”四個字到此寫足,下面寫題目的最后三個字。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前四句寫少室諸峰雪后初晴的靜態之美,這兩句則是寫少室諸峰雪后初晴的動態之美。落日余輝,斜照山峰,那夕陽的紅光給少室諸峰一座一座地著色,使少室諸峰不斷地變換著色彩,一時說不清它的奇妙、絢麗;山頂上飄浮著片片白云,山峰在云霧繚繞中瞬息萬變,生動活潑,婀娜多姿。詩人既維妙維肖地描繪了少室諸峰的絕妙奇景,又恰到好處,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余地。
第七、八句寫送別雙方為妙不可言,難以形容的美景所吸引,故而留連景致,忘了啟程,致使北風吹來,才感到寒冷,才注意到時間不早。這兩句從側面供托出“少室雪晴”之美,透露出主客惜別之情。最后兩句寫他們在夕陽西下,不得不別時,仍然依依不舍,駐馬浮橋之上,眺望南山之景。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雪后初晴的少室山,雖然幽靜秀美,引人玩賞,但是送別友人,心情抑郁,北風切切,寒氣逼人,詩人心中一時涌起無限惆悵之情。這兩句是全詩的一個轉折。少室諸峰,雪后初晴,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本來應該和友人同賞佳景,但又不得不分別。詩人與王寧浮橋上依依惜別,王寧漸漸走遠了,詩人還佇立在橋上,舉頭試望友人王寧在南嶺中的身影。“試望”,恰切地表現出詩人望不到了還在望,希望能多看幾眼好友身影的惜別心情。《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都是寫送別時佇立遠望行人漸去身影的情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首寫景送別詩,可分為兩部分,前六句寫雪后初晴的少室山綺麗多姿,分外妖嬈;后四句寫送別王寧,依依惜別,無限深情。詩題揭示了全詩內容:有少室山,有雪,有晴,有送,有朋友王寧,各個鏡頭就圍繞“送"的行動展開。詩人寫少室的雪景清新別致,側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繪,給人以美的享受。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別雙方的行動,畫出了一幅詩味濃醇、山峰秀麗銀裝素裹的晴雪圖,側面供托出“少室雪晴”之美,透露出主客惜別之情,表現了詩人與王寧之間的深厚友誼。
“北風切切吹衣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ǎo shì xuě qíng sòng wáng níng
少室雪晴送王寧
shǎo shì zhòng fēng jǐ fēng bié, yī fēng qíng jiàn yī fēng xuě.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gé chéng bàn shān lián qīng sōng, sù sè é é qiān wàn zhòng.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guò jǐng xié lín bù kě dào, bái yún yù jǐn nán wéi róng.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xíng rén yǔ wǒ wán yōu jìng, běi fēng qiē qiē chuī yī lěng.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xī bié fú qiáo zhù mǎ shí, jǔ tóu shì wàng nán shān lǐng.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北風切切吹衣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