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向人辛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人辛辣”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xiàng rén xīn là,詩句平仄:仄平平仄。

    “向人辛辣”全詩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
    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
    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
    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
    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
    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頭像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翻譯

      家先輩們都是具有忠肝義膽的人物,而且他們都稟性剛直嚴肅,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我們祖上從何年獲得這個姓氏?又是怎樣才得到這樣的姓呢?我來細細參詳,認真品味,以博取你聽后一笑吧。我們辛家這個“辛”字,是由“艱辛”做成,含著“悲辛”滋味,而且總是與“辛酸、辛苦”的命運結成不解之緣啊!辛者,辣也,這是我們辛家人的傳統個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吃到搗碎的胡椒肉桂,卻欲嘔吐。

      如芳香甜美的榮華富貴,世間縱然有,但從來不到我們辛氏家門。比不得人家子弟們,腰間掛著一串串金光燦爛的金印,何等趾高氣揚!謀取高官顯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給你了。從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時候,不必回想今天咱們兄弟之間的這場對床夜語;不過,官場有官場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剛直性格,那種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呢。希望你能夠記起今天我說的這些玩笑話啊。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賞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由作詩轉為填詞,到了辛棄疾時,則更進一步以詞代文,表情達意,這首《永遇樂》,就是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棄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軒詞中有兩首送別茂嘉之作,一首《虞美人》,作于茂嘉遠謫廣西之時。

      這首《永遇樂》是送茂嘉赴調。根據宋代的有關規定,地方官吏任期屆滿,都要進京聽候調遣,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另予調遣時,都會升官使用。所以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別。因為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軒頗有感觸,便說起他們辛家門的“千載家譜”。“戲賦辛字”,從自己姓辛這一點大發感慨與議論,以妙趣橫生的戲語出之,而又意味深長。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詞的一開頭就掮出家譜,說辛家門先輩們都是具有忠肝義膽的人物,而且他們都稟性剛直嚴肅,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風節剛直,如《新唐書·段秀實傳贊》:“雖千五百歲,其英烈言言,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詞的開頭三句“自報家門”,倒不是虛夸,而是有史為證的。辛氏是一個古老家族,傳說夏啟封支子于莘,莘、辛聲相近,后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屢諫紂王,直言無畏。

      漢有辛慶忌,一代名將,威震匈奴。成帝時,朱云以丞相張禹巴結外戚,上書請誅之,帝怒,欲殺云,辛慶忌冒死相救。后慶忌子孫亦忠耿,不附王莽,被誅。

      當然,寫詞不能像修家譜那樣紀實,況且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史實,所以詞人不多花筆墨,而是別出心裁地與族弟“細參辛字”來了。他說:我們祖上從何年獲得這個姓氏?又是怎樣才得到這樣的姓呢?我姑妄言之,你姑妄聽之,以博取一笑吧。于是咬文嚼字起來,仔細體會辛字的含義,有辛苦、辛酸、辛辣等多種內涵,他發表高論了:“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辛家門這個“辛”字,是由“艱辛”做成,含著“悲辛”滋味,而且總是與“辛酸、辛苦”的命運結成不解之緣啊!三句話句句不離“辛”字:“艱辛”“悲辛”“辛酸”“辛苦”。寫詩填詞向以“同字相犯”為戒,而這里三句“辛”字四見。用得自然,增加了音調的視聽效果,并使詞情得到充分渲染。更妙的是,形式上是“細參辛字”,內容上又語意雙關,含著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牢騷。不是么,上面談到那位辛慶忌,“艱辛做就”不世的戰功。可是,到了他的子孫,就嘗到慘遭殺戮的“悲辛滋味”了。聯系到稼軒本人,從“壯歲旌旗擁萬夫”,到“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取東家種樹書”,也是夠“辛酸、辛苦”的了!

      總而言之,辛家人的命運總離不開一個“辛”字,怎么會這樣的呢?原來根子還在這個“辛”字上。辛者,辣也,這是辛字的本來含意,也是辛家人的傳統性格啊!辛家人生成耿介正直的性格,做人行事,剛直潑辣,就如同辛家姓氏一樣,火辣辣地不招人喜愛。“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這兩句更就辛字“辛辣”這層含義加以發揮,借字說人。北宋曾布有《從駕》詩,押“辛”字韻,蘇軾一和再和,有“最后數篇君莫厭,搗殘椒桂有余辛”之句,稼軒信手拈來,用得很好。

      下片接“向人辛辣”的話頭繼續抒發感慨。正因為這個姓,世間應有盡有的“芳甘濃美”的東西,都輪不到“吾家門戶”了。眼看人家子弟腰間掛著一串串金光燦爛的金印,何等趾高氣揚,辛家哪兒比得上人家呢!正話反說,無限感慨,嬉笑戲語,隱含牢騷。比不上人家怎么辦?爭口氣唄!于是話兒轉到送茂嘉赴調的題目上來:“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意思是說:謀取高官顯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給你了。從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時候,不必回想今天咱們兄弟之間的這場對床夜語;到了你年老力衰的時候,一定會記起今天我說的這些玩笑話的。“對床風雨”,語出韋應物詩:“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這兩句詩頗為蘇軾、蘇轍兄弟所欣賞,十分向往風雨之夜、兄弟兩人對床共語的境界,并為此相約早日退隱,后遂成為故事。

      “靴紋縐面”,典出歐陽修《歸田錄》: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請托人情者不絕于門,他深為厭惡,卻又只好強裝笑臉,虛與應酬。曾對人說:“作三司使數年,強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茂嘉赴調,稼軒祝賀他高升,自是送別詞中應有之意。而用“靴紋縐面”之事,于祝辭里卻有諷勸。實際上是說:官場有官場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剛直性格,那種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呢。到頭來你也會后悔的。

      全詞就像在寫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氣氛親切、坦誠,語言風趣優美,從開頭到結尾都在圍繞姓氏談天說地,把“辛”這一普通姓氏解說得淋漓盡致,寓化于諧,明顯地表現出作者通過填詞來抒發感情,發表議論的這一進步傾向,這對于傳統的詞作來說,有點格格不入。但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手法,都不失為值得肯定的嘗試。

    “向人辛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ù lè xì fù xīn zì sòng mào jiā shí èr dì fù diào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liè rì qiū shuāng, zhōng gān yì dǎn, qiān zǎi jiā pǔ.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
    dé xìng hé nián, xì cān xīn zì, yī xiào jūn tīng qǔ.
    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
    jiān xīn zuò jiù, bēi xīn zī wèi, zǒng shì xīn suān xīn kǔ.
    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gèng shí fēn, xiàng rén xīn là, jiāo guì dǎo cán kān tǔ.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shì jiān yīng yǒu, fāng gān nóng měi, bú dào wú jiā mén hù.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
    bǐ zhe ér cáo, lěi lěi què yǒu, jīn yìn guāng chuí zǔ.
    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
    fù jūn cǐ shì, cóng jīn zhí shàng, xiū yì duì chuáng fēng yǔ.
    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
    dàn yíng de, xuē wén zhòu miàn, jì yú xì yǔ.
    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

    “向人辛辣”平仄韻腳

    拼音:xiàng rén xīn là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向人辛辣”的相關詩句

    “向人辛辣”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向人辛辣”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向人辛辣”出自辛棄疾的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