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永遇樂

    周密《天基節樂次》:“樂奏夾鐘宮,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者始自北宋,《樂章集》注“林鐘商”。晁補之詞名《消息》,自注“越調”。平韻者始自南宋,陳允平創為之。
    《樂章集》入“歇指調”。晁補之《琴趣外篇》卷一于“消息”之下注:“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茲以蘇、辛詞為準。一百四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永遇樂(欽譜)簡介

    周密《天基節樂次》:“樂奏夾鐘宮,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者始自北宋,《樂章集》注“林鐘商”。晁補之詞名《消息》,自注“越調”。平韻者始自南宋,陳允平創為之。

    永遇樂(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蘇軾

      明月如霜 好風如水 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 圓荷瀉露 寂寞無人見 紞如五鼓 錚然一葉 
      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中平仄韻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

    此調押仄韻者以此詞為正體,宋詞俱如此填。若晁詞之前段結句六字折腰,柳詞兩首及張詞、無名氏詞之句讀異同,皆變格也。 此調前段第一句,如柳詞之“熏風解慍”,無名氏詞之“孤衾不暖”,第二句如柳詞之“晝景晴和”,第八句如柳詞之“華渚流虹,云擁雙旌”,第十句如晁詞之“想沈江、怨魄歸來”,柳詞之“擁朱幡、喜氣歡聲”,后段第八句,如柳詞之“槐府登賢”,第十句如晁詞之“算何須、楚澤雄風”,柳詞之“祝堯齡、北極齊尊”,“且乘閒、弘閣長開”,平仄與諸家不同,譜內概不校注。 按周紫芝詞前段第五句“小荷擎雨”,“小”字仄聲。張元干詞第八句“訪公良夜”,“訪”字仄聲。趙以夫詞第九句“隱隱光華流渚”,“光”字平聲。第十句“妝樓上、青瓜玉果”,“妝”字平聲,“上”字仄聲。周詞第十一句“還對彩絳無語”,“還”字平聲。趙師俠詞后段第一句“綠叢紅萼”,“紅”字平聲。晁補之詞第二句“紫葳枝上”,“紫”字仄聲。蘇詞別首第九句“夜永霜華侵被”,“霜”字平聲。解昉詞第十句“空贏得、斜陽暮草”,“空”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仄韻詞。 蘇軾別詞前段第六句“月隨人千里”,“隨”字平聲,趙以夫詞“清絕無點暑”,“點”字仄聲。張元干詞前段結句“絡”字、后段第六句“熟”字,俱入聲。楊無咎詞前段第十句“折一枝、釵頭未插”,“一”字入聲。張元干詞后段第四句“何事十年”,“十”字入聲。無名氏詞第九句“萬種斷也無限”,“也”字仄聲。趙彥端詞第十句“問少陵、酣歌拓戟”,“少”字仄聲。或以入作平,或與調不協,譜內亦概不校注。

    永遇樂(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韻 晁補之

      紅日葵開 映墻遮牖 小齋端午 杯展荷金 簪抽筍玉 幽事還堪數 綠窗纖手 朱奩輕縷 
      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前段結句六字折腰,又前段第八句、后段第一句俱押韻異。

    永遇樂(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四仄韻 柳永

      熏風解慍 晝景晴和 新霽時候 火德流光 蘿圖薦祉 累慶金枝秀 璇樞繞電 華渚流虹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亦與蘇詞同,惟前結作五字一句、四字兩句,后段第七句六字,第八、九句四字異。

    永遇樂(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柳永

      天閣英游 內朝密侍 當世榮遇 漢守分麾 堯圖請瑞 方面憑心膂 風馳千騎 云擁雙旌 
      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亦與蘇詞同,惟后段第二句六字,第三句四字異。

    永遇樂(欽譜) 格律五 雙調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張元干

      月印金盆 江縈羅帶 涼飆天際 摩詰丹青 營丘平遠 一望窮千里 白鷗盟在 黃粱夢破 
      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

    此亦蘇詞體,惟后段第二句押韻,第九句六字折腰異。

    永遇樂(欽譜) 格律六 雙調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古今詞話》無名氏

      孤衾不暖 靜聞銀漏 敧枕難穩 細想多情 多才多貌 總是多愁本 而今幽會難成 佳期頓阻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詞前段第七句以下,至后段第一、二、三句,句讀參差,馀俱與蘇詞同。

    永遇樂(欽譜) 格律七 雙調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平韻 陳允平

      玉腕籠寒 翠闌憑曉 鶯調新簧 暗水穿苔 游絲度柳 人靜芳晝長 云南歸雁 樓西飛燕 
      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韻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

    此詞用平韻,其句讀與蘇軾仄韻詞同。 此見《日湖漁唱》,自注“舊上聲,今移入平聲。”蓋是允平創作,其平仄當從之。

    永遇樂(龍譜)簡介

    《樂章集》入“歇指調”。晁補之《琴趣外篇》卷一于“消息”之下注:“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茲以蘇、辛詞為準。一百四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永遇樂(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軾

      明月如霜 好風如水 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 圓荷瀉露 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 鏗然一葉 
      平仄平平句中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句平平仄仄句

    永遇樂詞牌名古詩詞(104首)

    1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宋詞三百首豪放詠史懷古愛國諷刺慨嘆

    2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古詩三百首宋詞精選傷今追昔元宵節

    3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宋·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

    宋詞三百首豪放寫景抒情悵惘人生

    4 永遇樂》 宋·辛棄疾

    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萬松手種,政爾堪嘆。
    何日成陰,吾年有幾,似見兒孫晚。
    古來池館,云煙草棘,長使后人凄斷。

    5 永遇樂·長憶別時》 宋·蘇軾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于景疏樓上。
    既而與余會于潤州,至楚州乃別。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于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

    月亮友人懷念

    6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宋·辛棄疾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
    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
    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送別感慨議論

    7 永遇樂》 宋·張孝祥

    夕盡伐去
    落日熔金萬頃,晴嵐洗劍雙鋒。
    紫樞元是黑頭公。
    佳處因君愈重。
    分得湖光一曲,喚回廬岳千峰。
    清尊今夜偶然同。
    早晚商巖有夢。

    8 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宋·吳文英

    風拂塵徽,雨侵涼榻,才動秋思。
    緩酒銷更,移燈傍影,凈洗芭蕉耳。
    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陰晴,渾似幾番,渭城故人離會。

    中秋節孤獨追憶

    9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 宋·姜夔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
    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
    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10 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宋·姜夔

    云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
    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穴來去。
    使君心在,蒼_綠嶂,苦被北門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繡熊虎。

    11 永遇樂·舟中感舊》 清·徐燦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
    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
    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
    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寫花寫鳥寫景抒情愁苦

    12 永遇樂·璧月初晴》 宋·劉辰翁

    輒不自堪。
    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
    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云遠淡,春事誰主。

    婉約元宵節寫景抒情懷舊

    13 永遇樂》 宋·危復之

    早葉初鶯,晚風孤蝶,幽思何限。
    檐角縈云,階痕積雨,一夜苔生遍。
    玉窗閑掩,瑤琴慵理,寂寞水沈煙斷。
    消無言、春歸無覓處,卷簾見雙飛燕。

    14 永遇樂(初夏獨坐西山釣臺新亭)》 宋·李彌遜

    曲徑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過。
    看筍成竿,等花著果,永晝供閑坐。
    蒼蒼晚色,臨淵小立,引首暮鷗飛墮。
    悄無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婉約惜春傷別

    15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宋·吳文英

    閣雪云低,卷沙風急,驚雁失序。
    戶掩寒宵,屏閑冷夢,燈飐唇似語。
    堪憐窗景,都閑刺繡,但續舊愁一縷。
    鄰歌散,羅襟印粉,袖濕茜桃紅露。

    冬天梅花女子孤獨

    16 永遇樂(二之一·歇指調)》 宋·柳永

    薰風解慍,晝景清和,新霽時候。
    火德流光,蘿圖薦祉,累慶金枝秀。
    璿樞繞電,華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
    纘唐虞垂拱,千載應期,萬靈敷祐。

    17 永遇樂(賦梅雪)》 宋·辛棄疾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絕。
    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標格。

    18 永遇樂(二之二·歇指調)》 宋·柳永

    天閣英游,內朝密侍,當世榮遇。
    漢守分麾,堯庭請瑞,方面憑心膂。
    風馳千騎,云擁雙旌,向曉洞開嚴署。
    擁朱轓、喜色歡聲,處處競歌來暮。

    19 永遇樂(五日)》 宋·周紫芝

    槐幄如云,燕泥猶濕,雨余清暑。
    細草搖風,小荷擎雨,時節還端午。
    碧羅窗底,依稀記得,閑系翠絲煙縷。
    到如今、前歡如夢,還對彩綏條無語。

    20 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陳至上饒之一年,得子甚喜)》 宋·辛棄疾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
    白發憐君,尋芳較晚,卷地驚風雨。
    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
    細思量,悲歡夢里,覺來總無尋處。

    宋詞精選離別惜別友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