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周密《天基節樂次》:“樂奏夾鐘宮,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者始自北宋,《樂章集》注“林鐘商”。晁補之詞名《消息》,自注“越調”。平韻者始自南宋,陳允平創為之。
《樂章集》入“歇指調”。晁補之《琴趣外篇》卷一于“消息”之下注:“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茲以蘇、辛詞為準。一百四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永遇樂詞牌名古詩詞(104首)
63
《永遇樂(綠陰)》 宋·蔣捷
清逼池亭,潤侵山閣,雪氣凝聚。
未有蟬前,已無蝶后,花事隨逝水。
西園支徑,今朝重到,半礙醉筇吟袂。
除非是、鶯身瘦小,暗中引雛穿去。
66
《永遇樂(春情)》 宋·解昉
風暖鶯嬌,露濃花重,天氣和煦。
院落煙收,垂楊舞困,無奈堆金縷。
誰家巧縱,青樓弦管,惹起夢云情緒。
憶當時、紋衾粲枕,未嘗暫孤鴛侶。
68
《永遇樂》 宋·王仲甫
風折新英,雨肥繁實,又還如豆。
玉核初成,紅腮尚淺,齒軟酸透。
粉墻低亞,佳人驚見,不管露沾襟袖。
一枝釵子未插,應把手挼頻嗅。
69
《永遇樂(玩雪)》 宋·黃裳
朝靄藏暉,客袍驚暖,天巧無竟。
杳杳誰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間瑞。
兒童歡笑,忙來花下,便飲九春和氣。
急拿舟,高人乘興,江天助我幽思。
71
《永遇樂(春暮有懷)》 宋·劉仙倫
青幄蔽林,白氈鋪徑,紅雨迷楚。
畫閣關愁,風簾卷恨,盡日縈情緒。
陽臺云去,文園人病,寂寞翠尊雕俎。
惜韶容、匆匆易失,芳叢對眼如霧。
73
《永遇樂》 宋·奚岊
一雁斜陽,亂蛩衰草,天凈秋遠。
獨立西風,星星鬢影,疑被蕖霜染。
蹇修何處,秋深湘水,隱約數峰青淺。
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誰倚闌凄惋。
宗教勸善
74
《永遇樂》 宋·危復之
早葉初鶯,晚風孤蝶,幽思何限。
檐角縈云,階痕積雨,一夜苔生遍。
玉窗閑掩,瑤琴慵理,寂寞水沈煙斷。
消無言、春歸無覓處,卷簾見雙飛燕。
75
《永遇樂》 宋·李太古
玉砌標鮮,雪園風致,似曾相識。
蟬錦霞香,烏絲云濕,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關關滑滑,寒損珠衣狂客。
盡聲聲、不如歸去,歸也怎生歸得。
76
《永遇樂·多種陰功》 宋·郭子正
多種陰功,後蒙天報,榮貴長久。
一片靈臺,丹青要畫,畫請看人間秀。
慈仁雅著,延永松年,內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78
《永遇樂 中州樂府》 元·任詢
月已中秋,菊還重九,夜久涼重。
滿地清霜,半天白曉,孤唱聞耕垅。
蕭蕭窗幾,依然琴硯,但覺鼠窺風動。
悔生平趨前猛甚,晚退卻成無勇。
79
《永遇樂·長憶別時》 宋·蘇軾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
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
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