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只羞人問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憔悴只羞人問著”全詩
樓上晚來風惡。
午醉初醒羅袖薄。
護寒添翠幕。
愁里花時過卻。
閑處淚珠偷落。
憔悴只羞人問著。
鏡中還自覺。
作者簡介(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謁金門》袁去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是宋代袁去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天寂寞。樓上的風來得晚了。午醉初醒時,羅袖變得薄薄的。為抵御寒冷,增添了翠綠的幕簾。花兒在憂愁中時光匆匆過去。在閑散的時候,淚珠偷偷滑落。憔悴的容顏只好羞愧地回答他人的詢問。照鏡子中,自己也覺得如此。
詩意:
《謁金門》描繪了一個春天的寂寞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詩中通過描寫樓上的風惡劣、羅袖薄薄的情況,以及憔悴的面容和滑落的淚珠,展現了詩人心境的凄涼和痛苦。詩人的孤獨和痛苦在春天里得不到宣泄,只能默默承受。
賞析:
《謁金門》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中使用了寥寥數語,卻能傳達出強烈的情感。詩人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風惡、羅袖薄的細節,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同時,詩中的淚珠和憔悴的面容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憂傷。最后一句"鏡中還自覺"表明詩人對自己的境遇有清醒的認識,深感自己的憔悴和痛苦。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細節和抒發情感,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力,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憔悴只羞人問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chūn suǒ mò.
春索寞。
lóu shàng wǎn lái fēng è.
樓上晚來風惡。
wǔ zuì chū xǐng luó xiù báo.
午醉初醒羅袖薄。
hù hán tiān cuì mù.
護寒添翠幕。
chóu lǐ huā shí guò què.
愁里花時過卻。
xián chù lèi zhū tōu luò.
閑處淚珠偷落。
qiáo cuì zhǐ xiū rén wèn zhe.
憔悴只羞人問著。
jìng zhōng hái zì jué.
鏡中還自覺。
“憔悴只羞人問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