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情非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子情非淺”全詩
如今春換。
又是孤萍斷。
誰信年時,老子情非淺。
思量見。
畫樓天遠。
花倚夕陽院。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點絳唇》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點絳唇》
朝代:宋代
作者:史浩
點絳唇,朝代:宋代,作者:史浩,內容:我為勞生,自憐浪跡天涯遍。如今春換。又是孤萍斷。誰信年時,老子情非淺。思量見。畫樓天遠。花倚夕陽院。
中文譯文:
點綴絳唇,我作為一個辛勞的普通人,自憐流浪到各個天涯海角。如今春天已經改變,又是一個孤獨的時刻。誰會相信在年少時,我已經有了如此深情的感受。深思熟慮后才會看到,畫樓在天邊,花兒依偎在夕陽的院子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辛勞而平凡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作者自稱為勞生,意指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經歷了許多辛勞和流浪。春天的變換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孤萍斷指的是孤獨的命運。作者對自己的情感深沉而真摯,他認為這種情感并非淺薄,希望別人能夠相信他在年少時已經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最后,作者通過描繪畫樓和夕陽院中的花兒,表達了對遠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自稱為勞生和流浪天涯,作者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所經歷的辛勞和孤獨。詩中的點絳唇形象生動,點綴了整首詩的意境。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情的一面,強調了自己年少時已經有了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與常人不同。最后的描寫畫樓和夕陽院中的花兒,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向往,使整首詩具有一種曠達而深情的意味。
該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和遠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表達方式,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并引發共鳴。同時,詩中的意象描寫和情感表達都非常貼切,給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獨特,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感悟。
“老子情非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wǒ wèi láo shēng, zì lián làng jī tiān yá biàn.
我為勞生,自憐浪跡天涯遍。
rú jīn chūn huàn.
如今春換。
yòu shì gū píng duàn.
又是孤萍斷。
shuí xìn nián shí, lǎo zi qíng fēi qiǎn.
誰信年時,老子情非淺。
sī liang jiàn.
思量見。
huà lóu tiān yuǎn.
畫樓天遠。
huā yǐ xī yáng yuàn.
花倚夕陽院。
“老子情非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