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釣欲收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釣欲收綸”全詩
鼓聲隨聽絕,帆勢與云鄰。
泊處空余鳥,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晚釣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闉。
作者簡介(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后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后人并稱為“陰何”。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陰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是南北朝時期的詩人陰鏗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依然臨送渚,長望倚河津。
鼓聲隨聽絕,帆勢與云鄰。
泊處空余鳥,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晚釣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津送別劉光祿的情景。詩人站在河邊,眺望著對岸,追溯渡口的去向。鼓聲已經聽不到了,劉光祿的船只已遠離,與白云相伴。停船的地方只剩下一些飛鳥,離別的人已經散去。寒露使得樹葉變得黃落,傍晚的時候,釣魚者也該收收漁具回家了。詩人深感彼此分別之遠,就像是江漢之間隔著的城闉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江津為背景,通過描寫送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離情別緒。詩人的眼神似乎還停留在渡口,看著劉光祿的船只漸行漸遠,聽不到鼓聲了。船只在江上飄蕩,帆與云彼此相似,詩人可能感到了滿腔離愁。離別后的渡口空蕩蕩的,只有一些孤零零的飛鳥在停泊的地方。送別的人也已經散去,留下詩人獨自思索。林中的樹葉黃落,寒意漸濃,傍晚時分,釣魚者也應該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回家。詩人感嘆彼此的離別之遠,就像江漢之間的城闉形同虛設。
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沉的離別之情,表現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和孤單的感覺。同時,通過描寫江津的景色和寒秋的氛圍,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抒發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的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
“晚釣欲收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jīn sòng liú guāng lù bù jí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yī rán lín sòng zhǔ,
依然臨送渚,
zhǎng wàng yǐ hé jīn.
長望倚河津。
gǔ shēng suí tīng jué,
鼓聲隨聽絕,
fān shì yǔ yún lín.
帆勢與云鄰。
pō chù kòng yú niǎo,
泊處空余鳥,
lí tíng yǐ sǎn rén.
離亭已散人。
lín hán zhèng xià yè,
林寒正下葉,
wǎn diào yù shōu lún.
晚釣欲收綸。
rú hé xiāng bèi yuǎn,
如何相背遠,
jiāng hàn yǔ chéng yīn.
江漢與城闉。
“晚釣欲收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