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聲忽聽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鶯聲忽聽新”全詩
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
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居延海邊,聽到了鶯的歌聲。
邊地上沒有花樹,鶯聲突然變得陌生。
山間似乎有意,孤寂悲傷如同思念遠方的人。
明妃失去了漢宮的寵愛,蔡女淹沒在胡漢之間的混戰中。
坐著聽到這歌聲,不由得淚水奪眶而出,更加懷念故鄉的春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居延海邊聽到鶯聲的情景。起初,作者以為自己身處邊地,不會再有花樹的美麗,但卻突然聽到了新鮮的鶯聲,使他感到意外和歡喜。然而,這個美好的聲音仍然喚起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明妃失去寵愛以及蔡女在戰亂中消失的悲慘遭遇。這種對故園和過去的懷念之情使得作者不禁感到愁緒滿懷,淚水難忍。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淡淡的憂傷敘述了作者在異鄉聽到鶯聲時的心情變化。淡淡的悲傷情緒與突然聽到的鶯聲形成鮮明對比,使得詩中的感受更加強烈。通過明妃和蔡女的比喻,作者巧妙地將個人的離愁別緒與歷史滄桑聯系在一起,增加了詩詞的思想深度。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故鄉和過去的懷念,展現了作者深深的思鄉情感。
“鶯聲忽聽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 yán hǎi shù wén yīng tóng zuò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
biān dì wú fāng shù, yīng shēng hū tīng xīn.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
jiān guān rú yǒu yì, chóu jué ruò huái rén.
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míng fēi shī hàn chǒng, cài nǚ méi hú chén.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
zuò wén yīng luò lèi, kuàng yì gù yuán chūn.
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鶯聲忽聽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