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逃大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能逃大明”全詩
始隨殘魄滅,又逐曉光生。
曲直寧相隱,洪纖必自呈。
還如至公世,洞鑒是非情。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詠影》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影》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
始隨殘魄滅,又逐曉光生。
曲直寧相隱,洪纖必自呈。
還如至公世,洞鑒是非情。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影子的描繪,抒發了一種深刻的哲理思考。作者觀察到世間萬物都無法逃離它們所具備的影子,無論是人還是其他物體,都無法擺脫自己的本性和存在的痕跡。影子出現在陽光照射下,隨著殘陽的消失而消失,又隨著黎明的到來而重新產生。無論是彎曲還是筆直,影子都會忠實地顯現出來。就像在至公的世界中,洞察真相和辨別是非的情感一樣,影子也是如此。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影子這一現象來探討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關系。作者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影子的特點和存在方式,借此表達了對人生真相和命運的思考。
詩中的“大明”可以理解為世界的真相和命運的軌跡,它無所不在,萬物都無法逃離。殘魄的消失和曉光的出現象征了夜晚和白晝的交替,也暗示了陰陽的變化和人生的起伏。
詩中的“曲直”描述了影子形態的變化,但無論是彎曲還是筆直,影子都會如實地展現出來,這象征著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和真實性。
最后兩句“還如至公世,洞鑒是非情”,表達了作者對至公之世和洞察真相的向往。無論是影子還是世間事物,都需要洞察和辨別真相,才能明辨是非,達到至公的境界。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刻地闡述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逃逸。通過對影子的描繪,詩人寄托了對真相和洞察力的追求,呼喚人們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思維和正直的品性。
“不能逃大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ǐng
詠影
wàn wù huàn yǒu xiàng, bù néng táo dà míng.
萬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
shǐ suí cán pò miè, yòu zhú xiǎo guāng shēng.
始隨殘魄滅,又逐曉光生。
qū zhí níng xiāng yǐn, hóng xiān bì zì chéng.
曲直寧相隱,洪纖必自呈。
hái rú zhì gōng shì, dòng jiàn shì fēi qíng.
還如至公世,洞鑒是非情。
“不能逃大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