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昏齒落看經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眼昏齒落看經遍”全詩
眼昏齒落看經遍,卻向僧中總不言。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山寺老僧》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寺老僧》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寺老僧
Mountain Temple Old Monk
草靸無塵心地閑,靜隨猿鳥過寒暄。
The grass shoes have no dust, the mind is at ease, quietly following the monkeys and birds in the cold morning.
眼昏齒落看經遍,卻向僧中總不言。
Blurred eyes and fallen teeth read the scripture over and over, yet never speak among the monks.
詩意:
《山寺老僧》描寫了一位已經年邁的老僧,他生活在山寺中,過著寧靜的日子。他的心境已經達到了淡泊和解脫的境界,身處寺中,他靜觀自然,和猿猴、鳥兒在清晨的寒暄中靜靜相伴。雖然老僧的眼睛已不如從前明亮,牙齒也已經掉光,但他依然用不悔的心境閱讀經典,默默地思索,從未和其他僧侶說過一句話。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草鞋無塵、心地寧靜的老僧,展現了他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境地。他雖然面臨生老病死等自然規律帶來的變化與困擾,但他仍保持著平靜的心態。他靜靜觀察著山寺中的一草一木,伴著猿猴和鳥兒的寒暄,體驗著宇宙萬物的變化。他雖然年邁殘疾,但卻持續閱讀經典,對生命的意義思索不已。這種默默的堅持和深思熟慮的態度,展現了他深深的內心力量和智慧。
整首詩充滿了禪宗意味,傳達了禪修者追求內心寧靜與解脫的境界。通過對老僧生活狀態的描寫,詩人杜荀鶴抒發了對禪修境界的追求與向往。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自然的景物描繪,給人以深刻的思考與感悟,喚起讀者對人生意義、內心修煉的思考。
“眼昏齒落看經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sì lǎo sēng
山寺老僧
cǎo sǎ wú chén xīn dì xián, jìng suí yuán niǎo guò hán xuān.
草靸無塵心地閑,靜隨猿鳥過寒暄。
yǎn hūn chǐ luò kàn jīng biàn, què xiàng sēng zhōng zǒng bù yán.
眼昏齒落看經遍,卻向僧中總不言。
“眼昏齒落看經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