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澄大道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澄大道源”全詩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無言。
眼豁浮生夢,心澄大道源。
今來習師者,多鎖教中猿。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臨上人》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臨上人》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計禪兼律,
終須入悟門。
解空非有自,
所得是無言。
眼豁浮生夢,
心澄大道源。
今來習師者,
多鎖教中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修行者的祝福和勸勉。詩中提到了禪修和律法,暗示了修行的重要性。詩人認為只有通過悟道,才能真正理解禪和律法的內涵。他表達了解脫世俗束縛、超越凡塵的愿望。詩人還強調了覺悟的重要性,認為通過悟道可以超越表象、破除迷夢,心靈能夠清澈地汲取大道的源泉。最后,詩人指出當今修行的人們往往被教條所束縛,無法真正領悟禪宗的精髓。
賞析:
《贈臨上人》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思考和向往。詩人以對禪修和律法的思索為切入點,強調了悟道的重要性。他認為解脫和覺悟是修行的關鍵,只有通過超越表象和迷夢,才能真正領悟到大道的本質。詩人對當時修行者的批評也引人深思,他認為過于拘泥于教條和規則的修行者無法真正領悟禪宗的真諦。
這首詩詞在表達深奧的修行思想的同時,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禪修和覺悟的描繪,詩人喚起了讀者對心靈自由和追求真理的共鳴。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精準,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它通過簡短的文字,傳達出了深邃的思想和美妙的意境,展現了唐代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心澄大道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ín shàng rén
贈臨上人
bù jì chán jiān lǜ, zhōng xū rù wù mén.
不計禪兼律,終須入悟門。
jiě kōng fēi yǒu zì, suǒ de shì wú yán.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無言。
yǎn huō fú shēng mèng, xīn chéng dà dào yuán.
眼豁浮生夢,心澄大道源。
jīn lái xí shī zhě, duō suǒ jiào zhōng yuán.
今來習師者,多鎖教中猿。
“心澄大道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