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蕭帝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云蕭帝寺”全詩
接船求化慣,登陸赴齋疏。
載土春栽樹,拋生日餧魚。
入云蕭帝寺,畢竟欲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題戰島僧居(在江之心)》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戰島僧居(在江之心)》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接船求化慣,登陸赴齋疏。
載土春栽樹,拋生日餧魚。
入云蕭帝寺,畢竟欲何如。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僧侶居住在戰島上的情景。僧侶深愛這片清凈無塵的土地,他在江心島上安居樂業。他習慣了接待前來的船只,以尋求心靈的凈化,登陸后前往齋房進行修行。他在春天種下土壤,栽培樹木,也拋食物喂養魚類。最后,他進入了云中的蕭帝寺,但最終他意欲做何去向,詩中并未明確交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僧侶在戰島上的生活。首先,詩人通過"師愛無塵地"來表達僧侶對這片土地的深深喜愛和依戀,強調了僧侶對純凈環境的渴望和追求。接著,描述了僧侶接待船只,登陸赴齋的情景,展現了他修行的決心和堅持。在春天,他種植土壤,栽培樹木,寓意著他在這個世界上播種希望和正能量。而拋食物喂養魚類,則體現了他對生命的尊重和慈悲心。最后,他進入了云中的蕭帝寺,詩句留下了一個懸念,讓讀者思考僧侶接下來的選擇與歸宿。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勾勒出僧侶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清凈和修行的追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細節,詩人展現了僧侶內心的寧靜和對生命的關懷。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與恬淡的氛圍,同時也被引導思考生命的意義和選擇的困境。
“入云蕭帝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àn dǎo sēng jū zài jiāng zhī xīn
題戰島僧居(在江之心)
shī ài wú chén dì, jiāng xīn dǎo shàng jū.
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jiē chuán qiú huà guàn, dēng lù fù zhāi shū.
接船求化慣,登陸赴齋疏。
zài tǔ chūn zāi shù, pāo shēng rì wèi yú.
載土春栽樹,拋生日餧魚。
rù yún xiāo dì sì, bì jìng yù hé rú.
入云蕭帝寺,畢竟欲何如。
“入云蕭帝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