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景蒼茫晝若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急景蒼茫晝若昏”全詩
寒威半入龍蛇窟,暖氣全歸草樹根。
蠟燼凝來多碧焰,香醪滴處有冰痕。
尺書未達年應老,先被新春入故園。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歲晚言事寄鄉中親友》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晚言事寄鄉中親友
急景蒼茫晝若昏,
夜風干峭觸前軒。
寒威半入龍蛇窟,
暖氣全歸草樹根。
蠟燼凝來多碧焰,
香醪滴處有冰痕。
尺書未達年應老,
先被新春入故園。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年末的日子景色蒼茫,白天如同黃昏,
夜風干冷,吹拂前軒。
寒氣似乎滲入了龍蛇窟,
而暖意卻全部歸于草木的根。
蠟燭燃燒后凝結出藍色的焰火,
香醪滴落處有冰的痕跡。
尺書未達,年歲將老去,
卻被迎接新春的歸園所打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年末的景色和氣氛。詩人對于歲晚寒冷的描繪,以及寒暖之間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家鄉親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急景蒼茫晝若昏,夜風干峭觸前軒”,表達了白天景色茫茫蒼蒼,讓人感覺仿佛已是黃昏。夜晚的寒風吹得干冷,吹拂在前庭的冷風。
第二句“寒威半入龍蛇窟,暖氣全歸草樹根”,通過寒氣入窟的描寫,形容了寒冷氣候的嚴峻。而暖氣則完全歸于大地草木,暗示了大自然的韌性和生命力。
第三句“蠟燼凝來多碧焰,香醪滴處有冰痕”,以蠟燭凝結后的藍色火焰和冰痕的冷感,再次強調了寒冷的氣候。
最后兩句“尺書未達年應老,先被新春入故園”,愿景表達了詩人未能如愿與家鄉親友共度年歲的思念之情。新春的到來仿佛打破了疏離,也代表了時光的不可逆轉。
總而言之,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年末的寒冷景象,通過對寒暖之間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家鄉親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亦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新年到來的期待。
“急景蒼茫晝若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wǎn yán shì jì xiāng zhōng qīn yǒu
歲晚言事寄鄉中親友
jí jǐng cāng máng zhòu ruò hūn, yè fēng gān qiào chù qián xuān.
急景蒼茫晝若昏,夜風干峭觸前軒。
hán wēi bàn rù lóng shé kū,
寒威半入龍蛇窟,
nuǎn qì quán guī cǎo shù gēn.
暖氣全歸草樹根。
là jìn níng lái duō bì yàn, xiāng láo dī chù yǒu bīng hén.
蠟燼凝來多碧焰,香醪滴處有冰痕。
chǐ shū wèi dá nián yīng lǎo, xiān bèi xīn chūn rù gù yuán.
尺書未達年應老,先被新春入故園。
“急景蒼茫晝若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