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地問幽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選地問幽人”全詩
近陂收本土,選地問幽人。
靜看唯思長,初移未覺勻。
坐中尋竹客,將去更逡巡。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種葦》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種葦》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欲種數莖葦,
出門來往頻。
近陂收本土,
選地問幽人。
靜看唯思長,
初移未覺勻。
坐中尋竹客,
將去更逡巡。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主人公種植葦草的情景和內心的思緒。他懷著種植葦草的愿望,頻繁地出門行走。他靠近池塘采集土壤,詢問懂得種植的人選取合適的地方。他靜靜地看著葦草,只有思緒在長久的時間里慢慢凝聚。雖然葦草已經種植,但他還沒有覺察到它們生長得是否均勻。他坐在原地尋找懂得種植竹子的客人,即將離去,但內心卻猶豫不決,徘徊不定。
賞析:
《種葦》通過描繪主人公種植葦草的過程,展現了一種內心的焦灼和矛盾情感。詩中運用了簡練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使得整首詩詞流暢自然。詩人以“種葦”為主題,將種植的過程與主人公內心的糾結相結合,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猶豫不決的心態。
詩人以“欲種數莖葦”作為開篇,直接點明了主人公的愿望。接著,描繪了他頻繁出門來往的情景,顯示了他對于種植葦草的熱忱和不懈的努力。然后,詩人通過“近陂收本土”和“選地問幽人”兩句,展示了主人公積極地采集土壤和向懂得種植的人請教的態度,體現了他對種植過程的細致思考和追求。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運用了“靜看唯思長”和“初移未覺勻”兩句,通過對葦草的觀察和反思,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他靜靜地觀察葦草的生長情況,但卻無法確定它們是否生長得均勻,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他內心的猶豫和遲疑。
最后兩句“坐中尋竹客,將去更逡巡”,表達了主人公在離去前仍在尋找懂得種植竹子的客人,這里的竹子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比葦草更高級的象征。主人公即將離去,但他內心卻猶豫不決,徘徊不定,這種心態在詩中留下了懸念,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整首詩詞通過對種植葦草的描繪,展示了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和迷茫,同時也折射出人們在面對選擇和未知時的糾結和不安。這種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含蓄的意境折射出了唐代士人在追求理想和面對困境時的心理狀態。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焦灼和猶豫,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抉擇和變化的思考。
“選地問幽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ǒng wěi
種葦
yù zhǒng shù jīng wěi, chū mén lái wǎng pín.
欲種數莖葦,出門來往頻。
jìn bēi shōu běn tǔ, xuǎn dì wèn yōu rén.
近陂收本土,選地問幽人。
jìng kàn wéi sī zhǎng, chū yí wèi jué yún.
靜看唯思長,初移未覺勻。
zuò zhōng xún zhú kè, jiāng qù gèng qūn xún.
坐中尋竹客,將去更逡巡。
“選地問幽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