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諧簫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樂諧簫勺”全詩
駕以浮云,丹書赤雀。
禮人豆籩,樂諧簫勺。
神具醉止,佑我景鑠。
分類: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中文譯文:
在紹興之后,祭奠感生帝的十六首詩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祭奠感生帝的場景和儀式。感生帝是炎精之神,他駕著浮云,手持丹書和赤雀,被禮儀人員用豆和籩來奉獻,同時伴隨著和諧的簫和勺的音樂。神明降臨,使景物明亮奪目,保佑著人們的繁榮和昌盛。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方式描繪了祭奠感生帝的盛況。詩中的"圜鐘為宮"暗示著祭祀的莊嚴場合,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神明的敬畏之情。炎精之神駕云而來,象征著他來自天空的尊貴身份。丹書赤雀是神明的象征物,凸顯了神圣的氣息。詩中的禮儀和音樂描繪了整個儀式的莊重和諧,表達了對神明的敬意和祈求。最后,神明的降臨被描述為給人們帶來光明和繁榮的力量,展示了人與神的緊密聯系。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展現了古代祭祀儀式的莊重和神秘感,并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祈愿。通過細節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祭祀儀式的隆重氛圍和神明的威嚴,給人一種莊重而神圣的感受。同時,詩中對神明的祈愿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請注意,由于詩詞本身缺乏具體內容,上述賞析是基于對詩詞意象的理解和常見的文學分析方法,可能與原詩的具體意圖和時代背景略有出入。
“樂諧簫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yǐ hòu sì gǎn shēng dì shí liù shǒu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huán zhōng wèi gōng yán jīng zhī shén, fēi zuǒ chē yòu jǐng bì luò.
[圜鐘為宮]炎精之神,飛{左車右井}碧落。
jià yǐ fú yún, dān shū chì què.
駕以浮云,丹書赤雀。
lǐ rén dòu biān, lè xié xiāo sháo.
禮人豆籩,樂諧簫勺。
shén jù zuì zhǐ, yòu wǒ jǐng shuò.
神具醉止,佑我景鑠。
“樂諧簫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