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相農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默相農功”全詩
默相農功,翳神之德。
俎實牲牲,舊章是式。
嗣有豈年,我庾維億。
分類: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嘉承天和,黍稷翼翼。
在這美好的時光中,黍和稷充滿生機。
默相農功,翳神之德。
默默地相互配合,共同勞作,以表彰神靈的德行。
俎實牲牲,舊章是式。
祭祀臺上擺滿了牲畜,祭祀的儀式按照古時的規矩進行。
嗣有豈年,我庾維億。
繼往開來,豈止于這一年,我們將永遠保持這樣的慶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紹興地區舉行祭祀太社太稷的盛況。太社和太稷是古代農業神祇,這場盛大的祭祀活動表達了人們對豐收和農業神靈的感恩之情。
詩詞以嘉承天和的氣氛開篇,描繪了一個和諧、繁榮的時期。黍和稷被視為重要的農作物,它們象征著豐收和農業的發展,詩中描述了它們生機盎然的景象,凸顯了豐收的喜悅。
接著,詩詞描述了人們默默地相互配合,共同從事農事勞作,以表彰神靈的德行。農業是社會的基礎,人們通過努力耕種、收獲,向神靈表達了對他們的感激之情。這種默契的合作和對神靈的崇敬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下一段描述了祭祀儀式,俎(zǔ)和牲(shēng)是祭祀用的器皿和牲畜。詩中提到的舊章是式,意味著祭祀活動遵循著古代的規矩和儀式。通過莊重的祭祀禮儀,人們向神靈表達了敬意和虔誠。
最后一句表達了繼往開來的意義,詩人認為這樣的慶典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年份,而是要繼續舉行下去,代代相傳。這種心懷感激、持續奉獻的精神將使這樣的慶典億萬年來不斷延續下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祭祀太社太稷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農業神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和持續奉獻的精神。它展示了古代社會對農業的重視和尊重,體現了人們對豐收和繁榮的向往。
“默相農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tài shè tài jì shí qī shǒu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jiā chéng tiān hé, shǔ jì yì yì.
嘉承天和,黍稷翼翼。
mò xiāng nóng gōng, yì shén zhī dé.
默相農功,翳神之德。
zǔ shí shēng shēng, jiù zhāng shì shì.
俎實牲牲,舊章是式。
sì yǒu qǐ nián, wǒ yǔ wéi yì.
嗣有豈年,我庾維億。
“默相農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