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應未遽喪斯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應未遽喪斯文”出自宋代于石的《始皇》,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tiān yìng wèi jù sàng sī wén,詩句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天應未遽喪斯文”全詩
《始皇》
萬世綱常具六經,天應未遽喪斯文。
焚書欲滅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焚書欲滅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分類:
《始皇》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始皇》是宋代詩人于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世綱常具六經,
天應未遽喪斯文。
焚書欲滅先王道,
道在人心不可焚。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對《六經》的尊崇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的思考。詩人認為,即便朝代更替,人們依然應該堅守傳統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以此作為綱常來引導世世代代的人們。作者反對焚書坑儒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試圖毀滅先王的道德思想,但詩人堅信道德的真諦存在于每個人的內心,不可被破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對道德價值的堅守。詩中的“萬世綱常具六經”意味著要將經典的文化傳承下去,使其成為世世代代的人們的行為準則。詩人認為天地之間的法則應該支持這一點,即使時光流轉,文化的精髓也不會輕易消逝。焚書的行為對于詩人來說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道德和價值觀存在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無法被徹底摧毀。這首詩呼吁人們要保護和傳承先人的智慧和道德觀念,讓道德的光芒永遠照亮人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對文化和道德的探討,引發讀者對于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的思考。它強調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并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道德的根基,即使在變遷的時代中也要堅守真善美的原則。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展示了作者對于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熱愛,以及對于道德智慧的珍視。
“天應未遽喪斯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huáng
始皇
wàn shì gāng cháng jù liù jīng, tiān yìng wèi jù sàng sī wén.
萬世綱常具六經,天應未遽喪斯文。
fén shū yù miè xiān wáng dào, dào zài rén xīn bù kě fén.
焚書欲滅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天應未遽喪斯文”平仄韻腳
拼音:tiān yìng wèi jù sàng sī wén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天應未遽喪斯文”的相關詩句
“天應未遽喪斯文”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天應未遽喪斯文”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天應未遽喪斯文”出自于石的 《始皇》,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